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成本核算方法變動

上市公司成本核算方法變動

發布時間:2021-04-23 14:02:13

『壹』 全成本核算/變動成本核演算法

一、變動成本法的概念
變動成本法也稱直線成本法,是在計算產品生產成本和存貨成本時,只包括生產過程中產品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而把固定製造費用視為「期間成本」全額計入當期損益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1、固定成本的含義
固定成本是指成本總額不隨業務量(產量或銷量)的變動而變動,如企業管理人員工資、機器設備的折舊費等。

固定成本習性的模型如下圖:








0
業務量
業務量與固定成本總額關系








0
業務量
業務量與單位固定成本關系
從單位固定成本看,與業務量的增減成反比例變動。

2、變動成本的含義
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隨業務量(產量、作業量或銷量)的變動而變動,如企業的直接
人工、直接材料等。
變動成本習性的模型如下圖:








0
業務量








0
業務量

3、總成本習性模型
按成本習性企業的全部成本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大類。計算公式如下:

總成本= 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
= 固定成本總額+單位變動成本×業務量

y
成 y=a+b bx

(元)
a

0 業務量

總成本習性模型圖

二、混合成本
1、混合成本的含義
混合成本是指成本總額隨業務量(產量、作業量或銷量)的增加活減少,其成本總額也
隨之發生增加或減少,但增減幅度不成比例,同時兼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性質。
混合成本可以分成半變動成本和半固定成本。半變動成本這類成本有一個初始量,在此基礎上,隨著業務量的增加而相應增加。

成 半變動成本 變動部分

(元)
固定部分

0 業務量

半固定成本這類成本的業務量在一定范圍內增長,其發生額固定不變,當業務量增長超過一定限度,其發生額會突然跳躍到一個新的水平,然後在業務量增長的一定限額內保持不變。例如,化驗員和檢查員的工資等就屬於這種類型的成本。

成 半固定成本
(元)

0 業務量

『貳』 上市公司成本核算方法

資本成本受宏觀經濟、企業經營、融資規模等多種因素影響,可以根據不同計算方法估算資本成本。融資成本是上市公司融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只有投資項目的投資收益率大於融資資本成本時,才能實現股東價值的增長,結合西方上市公司融資的特點,論證了上市公司融資決策應注意的問題。
一、概論可供上市公司選擇的再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很多,有長期借款、發行債券、留存收益和發行普通股股票等,然而,根據近兩年深滬兩市上市公司的再中小企業融資的金額統計,有76%的中小企業融資額來自股權中小企業融資,即配股和增發新股。
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上市公司債務中小企業融資受到利率水平和期限限制,明顯地
感到債務成本的壓力,相比之下股票中小企業融資則少了這些限制和壓力,表現為許多的上市公司利用財務作帳來達到配股的要求,失去配股資格的公司仍設法申請通過增發的方式中小企業融資。
結果企業雖然獲得了現金的流入得以維持企業的運轉或擴大經營規模,但卻是以侵害股東價值為代價。 隨著資本市場的規范和發展,上市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以及職工持股、高科技企業的經理層期權等措施的實施,部分企業已經走出了籌資認識上的誤區,開始理解和重視股權資本成本的概念。
同時,由於企業的股東關注所持有股票的市場價值,也對企業的經理層提出價值增長的要求,公司經營行為逐步發生轉變,從規模導向轉為價值導向,以實現股東價值的增長和價值的最大化為企業的經營發展目標。 要體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原則,企業在設計發展規劃和中小企業融資方案時,必須從以往單純考慮股票中小企業融資額最大化及中小企業融資市場風險因素,轉為對中小企業融資風險、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及投資收益的多因素的綜合分析。
在這一原則之下,投資收益率的高低並非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標准,要達到價值增長的要求,投資收益率必須超過資本的成本,而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作為評價企業價值創造狀況的關鍵指標變得日益重要。 只有在測算和分析企業的資本成本的基礎上,才能提供適應於股東價值增長的中小企業融資方案。
二、企業資本成本及其估算模型資本成本一般指企業籌集和使用長期資金而付出的代價。它包括資金籌集費和資金佔用費兩部分。資金籌集費是指在資金籌集過程中支付的各項費用,如發行股票,債券支付印刷費、發行手續費、律師費、資信評估費、公證費、擔保費、廣告費等。
資金佔用費是指佔用資金支付的費用,如股票的股息、銀行借款和債券利息等。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資本成本是企業投資者(包括股東和債權人)對投入企業的資本所要求的收益率,也是投資本項目的機會成本。
企業資本通常分為債務資本、股權資本以及兩者的混合中小企業融資資本,具體又可分為長期借款成本、債券成本、普通股成本和留存收益成本。 1、長期借款成本長期借款成本是指借款利息和籌資費用。
借款利息計入稅前成本費用,可以起到抵稅的作用。

『叄』 怎麼知道上市公司用了哪種成本控制方法

可以看上市公司所發的報告,不過這些內容都說得比較隱晦。其實,只需要明白一點就可以了,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成本控制的規律都是一樣的,只是表現形成不一樣罷了。抓住這些成本控制的規律就行了!

推薦閱讀一本案例式實戰新書(預售中),書中總結了成本控制的各種規律與方法,書名叫製造業成本倍減42法,書中有你想要的全部答案。

這本書非常適合製造型企業降低成本,作為一本決策者案頭必備用書,書中有42個降低成本的方法和61個成本降低實戰案例,集作者14年咨詢實戰經驗,汲取企業200多家企業成本管理精華,用了肯定有效果,看後一年輕松省百萬。

書的基本簡介

『肆』 上市公司該如何計算融資成本

上市公司的融資總成本是債務融資與股權融資成本的加權平均,即有:

C=DC*(DK/V)*(1-T)+EC*(EK/V),其中C代表融資總成本,T代表所得稅率,V代表上市公司總價值。

對上市公司來說,債務融資應該是一種通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的長期債券融資,而股權融資則更應屬長期融資。

根據大多數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所投資項目的承諾完成期限為3年左右,因此可以將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的評估期限定為3年。以DC代表債務融資成本,則DC可直接按照3年~5年中長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4)上市公司成本核算方法變動擴展閱讀:

從現代經濟發展的狀況看,作為企業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識、了解金融機構、了解金融市場,因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企業必須與之打交道。

1991年鄧小平同志視察上海時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招棋活,全盤皆活。」由此可看出政府高層對金融逐漸重視。

融資租賃有直接購買租賃、售出後回租以及杠桿租賃。此外,還有租賃與補償貿易相結合、租賃與加工裝配相結合、租賃與包銷相結合等多種租賃形式。

融資租賃業務為企業技術改造開辟了一條新的融資渠道,採取融資融物相結合的新形式,提高了生產設備和技術的引進速度,還可以節約資金使用,提高資金利用率。

『伍』 企業進行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幾種

你是說的工業企業的成本計算,還是講的產品商品銷售後的成本計算結轉
如果是生產成本計算,還是通常的三種辦法,一是品種法,二是分批法,三是逐步分步結轉法.'這樣根據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來定,
產品商品銷售後的成本計算,還是原來的方法,只是實行新准則後,不能用後進先出法了,一旦選定了一種方法,至少一定一年不變.

『陸』 企業成本核算公式

這個也要區分行業吧,以下是一個礦山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根據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的概念,變動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變動成本 = 外購原材料費用 + 外購燃料和動力費用 + 利息支出

固定成本 = 工資和福利費 + 折舊費 + 推銷費 + 修理費 + 其他費用

總成本費用=經營成本+固定資產折舊費+維簡費+攤銷費+利息

一般計算項目的經營成本計算公式為:

經營成本 = 總成本 — 折舊費 — 攤銷費 — 利息支出

上式中,由於在計算項目計算期內逐年發生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時,將投資(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作為一次性支出在其發生的時間已計入現金流出,為避免重復計算,不能以折舊和攤銷方式計為現金流出。因此,在計算作為經常性支出的經營成本時不能再包括折舊與攤銷費,必須從總成本費用中扣除。同理,在估算礦山項目的經營成本時也要扣除礦山「維檢費」。另外,在計算全部投資現金流量時,是以全部投資為計算基礎,利息支出不作為現金流出,而在計算自有資金現金流量時則已經將利息支出單列。因此,在估算經營成本時也不包括利息支出,要從總成本費用中扣除。

『柒』 上市公司中按成本法核算的利潤去怎麼查

查不到,企業也沒有義務把小股東也披露。就好像散戶不可能都披露一樣

『捌』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分為供應、生產、銷售三大環節,其中生產環節為組織產品生產所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按產品對象形成產品生產成本,即為製造成本。產品製造成本核算的准確與否,直接影響到產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正確性,進而影響當期的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因此,對製造成本的審查應作為企業所得稅納稅審查的重點。
一、製造成本的會計核算
製造成本通過「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科目進行核算。「生產成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生產各種產成品、自製半成品、自製材料、自製工具以及自製設備等所發生的各項費用;該科目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二級科目。「基本生產成本」二級科目核算企業為完成主要生產目的而進行的產品生產發生的費用,用於計算基本生產的產品成本;「輔助生產成本」二級科目核算企業為基本生產及其他服務而進行的產品生產和勞務供應發生的費用,用於計算輔助生產產品和勞務成本。該科目按成本核算對象設明細賬,明細賬用多欄式賬頁按成本項目設專欄進行明細核算。
「製造費用」科目核算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按不同的車間、部門設置明細賬,明細賬用多欄式按費用項目內容設專欄進行明細核算。
基本生產發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用,按成本項目借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直接材料
應付工資
輔助生產發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用,按成本項目借記「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直接材料
應付工資
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借記「製造費用」,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銀行存款、累計折舊等)
月終,製造費用分配給成本核算對象時,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科目月末無余額。
二、製造成本的審查要點
審查製造成本,應通過「生產成本」、「製造費用」明細賬歸集的內容、分配的方法,獲取經濟業務中的原始記錄、單據、記賬憑證,採用核對法、審閱法、復演算法進行審查。審查要點如下:
⒈審查費用發生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有無虛假成本,有無非生產性費用和擴大成本列支范圍等擠占成本的現象;
⒉跨期攤銷費用,是否按權責發生制原則記入當期成本,有無人為調節利潤的情況;
⒊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確。有無未按規定將製造費用在不同產品之間分配的情況;
⒋在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是否准確。有無任意改變方法少記或多記產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產品成本,人為多計算或少計算產品成本,從而調節利潤的情況;
⒌會計處理是否恰當,有無影響當期成本情況。
三、製造成本審查方法
由於工業企業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復雜,會計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冊稅務師在進行納稅審查時,應當藉助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過了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對遵守性的測試,分析找出企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選擇、有目的、有重點地審查,這樣既能降低審查工作量,又能確保審查質量。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的內部管理控制系統,包括為保證企業正常經營所採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內部控制的職能不僅包括企業最高管理當局用來授權或指揮進行購貨、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的各種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審核、分析各種信息資料及報告的程序與步驟,還包括為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綜合計劃,控制和評價而制定或設置的各種規章制度。因此,內部控制的作用能夠提高會計核算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⒈可靠的內部憑證制度。
企業有完善的內部控制憑證,以種類全、內容完整、連續編號的一些處理經濟業務的憑證,作為會計處理依據。
⒉完善的簿記制度。在可靠的憑證制度基礎上,建立完整的賬簿和報表制度,確保會計記錄的嚴密性。
⒊嚴格核對制度。包括憑證之間的核對,憑證和賬簿之間的核對,賬簿和報表之間的核對等。企業建立嚴格的核對制度,有利於及時改正會計記錄中錯誤,做到證、賬、表三相符。
⒋合理的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企業在遵守國家制定的會計准則的基礎上,還從本單位會計工作實際出發,建立自己的合理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以書面文字形式,作為會計處理方法的依據。
⒌定期資產盤點制度。
對上述內部控制制度會計體系可靠程度進行遵守性的調查:
第一、採用詢問法。詢問企業是否具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採取問卷的形式設計調查表格,將你想要詢問的項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對想要問的內容及企業回答,要逐項進行並做好記錄,使你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企業生產環節的業務流程、控製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認識。
第二、採用抽查法。驗證內部控制是否一直在運行,是否取得了預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確保核算的正確性。我們可以對上述的詢問內容,選擇對成本影響最大的項目,抽取樣本—原始單據、憑證進行查看,並對企業回答進行核對,判斷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過詢問和抽查,對被查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我們可得出這幾種結論:
第一、依賴程度高。被查企業具有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並且均能有效發揮作用。因此,經濟業務和會計核算發生差錯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應對該環節減少審查的工作量,甚至於可以不查。
第二、依賴程序一般。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較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環節,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影響會計核算的准確性與可靠性,可以對薄弱環節項目進行較為深度的審查。
第三、依賴程度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明顯失效,大部分經濟業務和會計記錄失控,各項資料和數據經常出錯,從而導致無法依賴。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開展製造成本詳細審查。
審查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
一按成本項目進行審查
產品製造成本構成項目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採用實際成本方法核算
獲取成本計算單、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材料發出匯總表、材料明細賬中各直接材料的單位成本等資料。
①審查成本計算單中直接材料與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中相關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標準是否合理。審查時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非生產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如果成本計算單直接材料金額大於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的分配金額,應進一步查明原因,審查材料使用對象有無將非產品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但企業會計人員如果有意識地擠占產品成本,在耗用材料進行分配時,就會將非生產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產品成本,使得成本計算單和材料分配匯總表金額相等。核對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問題,可採取通過非生產性項目的審查,即採用「反查法」的方法進行審查,查明問題後,按照誰耗用誰負擔的原則,進行納稅調整。賬務處理: 借:在建工程
應付福利費
貸:本年利潤(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第二、混淆不同產品成本。通過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產品的成本,相應降低本期暢銷產品成本,以調節跨年度的利潤。審查注意那些不能確指產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時應科學地選擇分配標志、計算方法及會計記錄。
正確方法:在消耗定額比例法下,通常採用按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或材料定額成本的比例分配。計算處理:
分配率= 材料實際總消耗量(或實際成本)÷各種產品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該種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採用其他分配方法。如:產品產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發出匯總表,選主要材料品種,統計直接材料的發出數量,將其與實際單位成本相乘,計算金額數,並與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中該種材料成本比較,看其是否相等。審查注意下列問題:
第一、企業是否採取提高成材料單位成本,多計產品成本。
第二、審查領料單授批准及領料人是否簽字,防止虛假領料多計成本。
第三,材料單位成本計價方法是否恰當,有無變更、人為調節成本或利潤。如果企業年度內改變計價方法,應按原計價方法計算發出材料結轉成本,其差額調整材料成本或當期利潤。
審查方法參見「材料成本的審查要點」。
⑵採用定額成本法
抽查某種產品的生產通知單若產量統計記錄及其直接材料單位消耗定額,根據材料明細賬中各該項直接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直接材料總消耗量和總成本,與有關成本計算單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對,看其是否相等。並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生產通知單是否經過授權批准,防止虛假業務產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單位消耗定額和材料成本計價是否恰當,有無變更、人為改變方法而影響成本。
⑶採用標准成本法
抽取生產通知單或產量統計記錄,直接材料單位標准用量,直接材料標准單價及發出材料匯總表。
根據產量、標准用量及標准單價計算出標准成本,與成本計算單價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對是否相符,有無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異計算以及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前後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還應審查廢料及多料的返庫是否及時,是否辦理「假退庫」手續。通過查看「生產成本」賬紅字沖減成本金額,判斷其正確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對於採用計時工資制的,抽取實際工時統計記錄、人員工資分類表及人工費用分配匯總等,運用核對法開展審查。
①從成本計算單中選擇核對直接人工成本與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相應的實際工資費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無將非生產人員工資計入成本。
②選 取某月資料核對實際工時記錄與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中相應的實際工時是否相符,查明有無虛報工時、多列工資擴大成本,減少利潤。
③抽取並核對生產部門若干期間的工時台賬與實際工時統計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時記錄,確保工資核算真實性。
④當沒有實際工時統計記錄時,根據人員工資分類表,計算復核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資費用是否合理正確,有無出現與生產量偏離太大的數據,如有,應進一步查明原因。
⑵對採用計件工資制的,抽取產量統計報告、個人(小組)產量記錄和經批準的單位工資標准或計件工資制度,運用核對法開展審查。
①核對按統計產量和單位工資標准計算的人工費用與成本計算單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組)產量記錄,審查是否被匯總計入產量統計報表中。
⑶對於採用標准成本法,抽取生產通知單或產量統計報表、工時統計報表和經批準的工時、標准工時工資率、直接人工的工資匯總表等資料,運用核對法進行審查。
①根據產量和單位標准工時計算標准工時總量,再乘以標准工時工資率,以審查其是否與成本計算單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的計算與賬務處理是否正確,直接人工的標准成本的年度內有無重大變更。
⒊製造費用成本
抽取製造費用分配匯總表、按項目分列的製造費用明細賬、與製造費用分配標准有關的統計資料及其相關原始記錄。
⑴審查「製造費用」賬戶借方發生額歸集的製造費用內容是否正常,開支的標准、發生的費用是否是應歸屬於本期的生產費,不符合規定的應剔除計稅處理。製造費用成本項目中,固定資產折舊為其中的主要內容,其審查方法在第五節中講解。
⑵在製造費用分配匯總表中選擇一個產品,核對其分攤的製造費用與相應的成本計算單的製造費用是否相符。
⑶製造費用的分配、計算選擇的標准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分配的方法有無變更,防止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多分配應稅產品成本,相應少分配免稅產品成本。審查發現此類問題應重新正確計算,作出會計調整。
二審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
輔助生產成本核算內容是為企業生產車間、管理部門、在建工程及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產品和勞務的車間所發生的費用。從服務的對象上看,部門多、非生產性佔有一定的比例,正確分配輔助生產成本關繫到正確計算產品成本。
抽取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生產統計表等原始記錄資料,從分配標准、費用分配方法、費用分配金額三個環節查證輔助生產成本分配是否真實、正確。
⒈審查各車間的費用分配標准。審查有無將為基本建設、專項工程、福利部門提供的水、汽、機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勞務費用計入輔助生產;審查是否按實際受益對象進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確,採用復算方法重新計算,對少分配或非生產性費用擠入生產成本的情況 ,調增計稅利潤。
⒉審查分配方法。輔助生產分配方法較為復雜,審查進注意有無年度內任意改變分配方法,使各部門分配金額發生不正常波動的情況。如果存在這樣情況,應按原方法進行計算,其差額調增(調減)計稅利潤。
⒊審查費用分配金額。用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與輔助生產車間統計表對照,當費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額大於生產統計表中的費用額時,應進一步查明輔助生產費用歸集有無虛假,抑或統計有差錯。如證實生產統計表正確的情況下,即為多轉生產成本的費用,應調增利潤。
三審查費用確認的原則
會計制度規定,確認費用應遵守權責發生制原則。
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凡是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為本期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不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其款項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或費處理。由此可見權責發生制才能真正按會計期間來正確反映各期的盈虧情況 。
主要審查發生的費用是否歸屬於本期產品負擔,影響當期利潤。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跨期費用,在「預提費用」、「待攤費用」科目進行核算,審查該科目發生的費用是否應由本期產品成本來負擔。應從費用真實性、合法性、計入成本時間和方法加以審查,審查時應注意兩點:
⑴待攤費用應嚴格劃清資本性與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⑵審查預提費用計入當期成本的真實性、合法性,是否符合成本的列支范圍、標准,計提金額是否正確,支付對象是否合理。
⒈「待攤費用」科目的審查
待攤費用是指企業本期已經支付或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期按照費用支付或發生的受益期限平均攤入生產成本,且攤銷期在一年以內的各項費用。為了正確貫徹權責發生制 會計核算原則,分行業的會計核算制度都相應地設置了「待攤費用」會計科目,便於企業准確核算應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和費用攤銷的具體結果。
⑴「待攤費用」科目會計核算方法
該科目主要核算企業已經發生或已經支付的應由本期及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且分攤期在一年以內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預付保險費、預付的固定資金資產租金、固定資產修理費用,一次購買印花稅票和一次交納印花稅稅額較大需分攤的數額,以及預付報刊訂閱費用等(若數額小,也可一次性列入支付期相關費用)。「待攤費用」賬戶的借方反映企業已經發生或支付的費用,貸方反映已經攤入相應期間生產成本、費用的金額,該科目的余額一般在借方,表示一定期間內尚未攤銷完畢的各項費用。為了便於准確劃分各項費用受益期限和攤銷期限,「待攤費用」除設置總賬外,還應按各項費用的發生時間和種類設置「待攤費用」明細分類賬。
賬務處理:
發生時:借:待攤費用—XXX
貸:銀行存款(現金、現金、低值易耗品....)
攤銷時。
借:製造費用(生產成本、營業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待攤費用—XXX
⑵「待攤費用」的審查重點及審查的思路
在日常稅收審查工作中,由於「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反映企業分期攤入生產經營成本的實際攤銷金額,因此其金額攤銷的正確與否,關鍵是確認受益期或使用期限與攤銷期限是否一致,因而產生納稅審查的重點;但切不可忽視對該科目借方發生額的審查,因為,通過該科目借方發生額的審查,能夠便於審查人員及時 、准確的掌握和了解需攤銷費用的形成或來源是否真實以及費用的性質。因此在日常的稅收審查中,對「待攤費用」科目的審查,其借方發生額和貸方發生額都應作為審查的重點,不能有所側重,更不能有主次之分。
⑶審查「待攤費用」賬戶借方發生額
企業發生待攤費用時,在正常情況下,「待攤費用」賬戶的借方與「銀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等賬戶貸方發生額對應。如果與「在建工程」、「其他應收款」等賬戶的貸方發生對應關系,則屬於異常現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審查。
①區別生產性費用和非生產性費用的界限
重點審查企業「待攤費用」科目借方發生額中是否有人為混淆成本界限的行為,是否存在將固定資產的購建支出項目列入待攤費用,從而分期攤入生產經營成本。常採取的手段的:
a.企業人為地將本期固定資產購建支出項目金額化整為零,分期、分批列入「待攤費用」賬戶進行攤銷;
b.企業將本期固定資產購建支出金額的部分項目有意識地列入「待攤費用」賬戶實現攤銷。如有規律地將基建人員的工資列入「待攤費用」、基建項目領用的材料、基建項目的借款利息等等。
②嚴格劃清資本性與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a.審查企業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的資本性支出 有無假借固定資產大修理的名義 ,將從事固定的購建支出費用列入「待攤費用」科目的借方,實現攤銷。
b.審查企業是否有將應列入「遞延資產」核算的開辦費用,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不能單獨歸屬於一個會計期間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支出列入「待攤費用」核算的行為;
c.審查企業有無將應記入「無形資產」科目核算的無形資產受讓及開發性支出費用一次性直接記入 「待攤費用」科目。
通過對「待攤費用」科目借方發生額的審查,從中發現企業是否有人為調節期間生產經營成本的現象。
對企業將「待攤費用」科目作為「蓄水池」人為地調節生產經營利潤的審查重點應放在實行「工效掛鉤」的企業和實行利潤承包企業,審查企業是否有採用調節手段達到承包目標的實現和多計提效益工資的目的。
對「待攤費用」科目借方發生額實施納稅審查,應遵循「追本求源、刨根問底」的原理.

『玖』 企業成本核算方法

現在我給你介紹一下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方法:企業產品成本的核算方法採用製造成本法。即: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所有費用分為製造費用和期間費用,將製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將期間費用在發生的會計期間內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無論什麼工業企業、生產什麼類型的產品,也不論管理要求如何,最終都必須按照產品品種算出產品成本。按產品品種計算成本,是產品成本計算最一般、最起碼的要求,品種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訂單生產,可使用分批法。同時因小企業一般不對外籌集資金,不向公共部門報送報表,所執行的也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企業會計制度》或《小企業會計制度》,執行的是參照稅法規定的一種四不像的盡量能起到一些避稅效果的會計政策。相關科目設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別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科目,將其合並為一個生產成本科目,不按產品設明細帳,直接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電力(燃料動力)、製造費用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因為一般中小企業經營范圍有限,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歸屬到具體產品外,其它項目並不能歸屬到具體產品,核算到產品沒有實際意義。但當所用原料及所產產品區別較大,可以按產品設明細帳;也可不設,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謂的以表代帳。2. 因中小企業車間劃分不明顯或雖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善,製造費用科目不按車間設明細帳,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同時因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多參加生產管理,對這種由管理人員參與且發生不會太多、金額不會太大的與生產有關的差旅費、辦公費沒必要再設製造費用-辦公旨同。差旅費什麼的二類科目。而是直接記入管理費用。製造費用月底不先進行分配,而是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後統一分配。3. 原材料范圍。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做為原材料,這樣即能減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進入了成本,可起到一點避稅作用。4. 對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5. 廢品損失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6. 若管理上或生產工藝上非常有必要,設自製半成品科目。否則不設。7. 不設在產品科目。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即為其成本(分配方法見下)。8. 不設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記入製造費用---機物料或修理費明細科目,同時設備查帳以備管理需要;若需要設,亦採用一次攤銷法,入帳同時即進行分配。9. 關於折舊,建議按稅法規定的年限計算,可省去納稅調整的辛苦。稅法沒有明確規定的,再參考財務制度的規定。10. 對於在產品構成中所佔比重較小且數量眾多的存貨建議採用實地盤存制計算每月實際消耗量。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資料的取得 (一)、日常1、成本計算離不開倉庫和車間等單據的傳遞、歸集、整理等,這就需要企業起碼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如庫房管理制度,生產2、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記錄、生產通知單、領料單、入庫單等資料要及時轉交會計部門。3、.日常發生的與生產有關的費用歸入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科目。(二)月底1.計提折舊, 結轉製造費用科目到生產成本科目。2.取得原材料庫月報表,先比對已入財務帳原材料與庫房所報購入數量是否有出入,若有應屬發票未到者,要估價入帳。原材料發出採用加權平均法。3.取得工資相關資料,計提工資及福利費。4.由生產車間相關部門提供各工序在產品數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費用分配方法 (一)、原則: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業自身的生產技術條件,要能體現受益原則。2. 分配標準的選擇原則強調所選擇的標准與待分配的費用之間有一定聯系,並且容易取得。3.能分清受益對象的直接記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標准記入。(二)、1、能直接歸屬到某產品的原材料等大項費用直接歸入相應產品。2、其它成本費用一律採用產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產品的產值占總產值的比例進行分配,在產品按約當產量計算產值參與分配。 六、個人對此法的評價 1. 核算基本准確,能滿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夠精確。2. 產品約當產量估計不夠准確,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沒法。3. 產值比例法未見哪本會計著作上有記載,感覺沒有理論依據,適用范圍也不太廣,主要適用於已做過詳細成本核算、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業。不過我認為其有一定的科學性,雖然其同工時比例法、工資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樣,效果卻相近。 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正常性停工與非正常停工 2. 委託加工問題(互相多重委託) 3. 生產研發耗用問題 4. 試生產階段無產品產出耗用問題 成本核算的幾個相關問題 1、成本會計最核心的是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各個關鍵的作業,了解車間最新的生產情況,月底通過編製成本核算報表將財務與業務結合,及時地分析每個月的成本波動,坐在辦公室每天進行核算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2、成本核算不只是財務部門、財務人員的事情,而是全部門、全員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產車間、技術部門、采購部門等多部門的配合;二是計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財務部門的自我評價和時間的驗證,還需要生產、技術等部門的評價,讓生產等部門對自己計算出的結果做個論證等,是有必要的。有時僅靠財務部門自己檢查有時難以發現問題的。(注意:實際中,財務部門和其它部門檢查的角度或指標多有不同,這好許是易產生差異的原因)3、成本會計實務可以接受成本會計理論的指引,但要突破相關理論的束縛,不要局限在成本會計理論的框框裡面,最好的成本會計核算和管理體系就是最貼近企業生產流程的核算體系,這樣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產管理特點,每一個企業的生產特點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層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一樣的關注點,所以在確定整體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體系要有一定的可變性,關鍵的要在成本理論的指導下解決管理層關心的問題,將業務和財務相結合。4、正如中國會計視野網友qiqiaoao所說,我國現行的所得稅法是重損益而輕資產,即對期間損益作了大量詳細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規定而對資產價值及生產成本的計量卻缺乏相應的規定。可是資產最終會通過折舊、攤銷、銷售等方式轉化為期間費用,現在的資產價值即是今後的期間費用的來源和依據,在我國的成文法中法無禁止即為合法,稅法既然沒有對相關的資產計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規定,那麼會計功夫的深淺就會決定今後期間費用的多少,而會計本身就是介於藝術和科學之間的一門學科,它離不開估計、判斷並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會計魔術,這為企業納稅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因此現行稅法重損益而輕資產計量的做法無異於開門閉窗。這也為在成本核算這方面提供了足夠的籌劃空間。 5、電算化對成本核算的促進 1、成本會計最核心的是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各個關鍵的作業,了解車間最新的生產情況,月底通過編製成本核算報表將財務與業務結合,及時地分析每個月的成本波動,坐在辦公室每天進行核算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2、成本核算不只是財務部門、財務人員的事情,而是全部門、全員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產車間、技術部門、采購部門等多部門的配合;二是計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財務部門的自我評價和時間的驗證,還需要生產、技術等部門的評價,讓生產等部門對自己計算出的結果做個論證等,是有必要的。有時僅靠財務部門自己檢查有時難以發現問題的。(注意:實際中,財務部門和其它部門檢查的角度或指標多有不同,這好許是易產生差異的原因) 3、成本會計實務可以接受成本會計理論的指引,但要突破相關理論的束縛,不要局限在成本會計理論的框框裡面,最好的成本會計核算和管理體系就是最貼近企業生產流程的核算體系,這樣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產管理特點,每一個企業的生產特點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層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一樣的關注點,所以在確定整體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體系要有一定的可變性,關鍵的要在成本理論的指導下解決管理層關心的問題,將業務和財務相結合

『拾』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幾種具體步驟是怎樣的

工業會計成本核算步驟及成本費用審查方法 2010-02-03
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分為供應、生產、銷售三大環節,其中生產環節為組織產品生產所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按產品對象形成產品生產成本,即為製造成本。產品製造成本核算的准確與否,直接影響到產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正確性,進而影響當期的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因此,對製造成本的審查應作為企業所得稅納稅審查的重點。

一、製造成本的會計核算
製造成本通過「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科目進行核算。「生產成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生產各種產成品、自製半成品、自製材料、自製工具以及自製設備等所發生的各項費用;該科目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二級科目。「基本生產成本」二級科目核算企業為完成主要生產目的而進行的產品生產發生的費用,用於計算基本生產的產品成本;「輔助生產成本」二級科目核算企業為基本生產及其他服務而進行的產品生產和勞務供應發生的費用,用於計算輔助生產產品和勞務成本。該科目按成本核算對象設明細賬,明細賬用多欄式賬頁按成本項目設專欄進行明細核算。 「製造費用」科目核算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按不同的車間、部門設置明細賬,明細賬用多欄式按費用項目內容設專欄進行明細核算。
基本生產發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用,按成本項目借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 i$ f
貸:原材料—直接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
輔助生產發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用,按成本項目借記「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直接材料 ;
應付職工薪酬
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借記「製造費用」,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銀行存款、累計折舊等)
月終,製造費用分配給成本核算對象時,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 「製造費用」科目月末無余額。
二、製造成本的審查要點
審查製造成本,應通過「生產成本」、「製造費用」明細賬歸集的內容、分配的方法,獲取經濟業務中的原始記錄、單據、記賬憑證,採用核對法、審閱法、復演算法進行審查。審查要點如下:
⒈審查費用發生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有無虛假成本,有無非生產性費用和擴大成本列支范圍等擠占成本的現象;
⒉跨期攤銷費用,是否按權責發生制原則記入當期成本,有無人為調節利潤的情況;
⒊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確。有無未按規定將製造費用在不同產品之間分配的情況;
⒋在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是否准確。有無任意改變方法少記或多記產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產品成本,人為多計算或少計算產品成本,從而調節利潤的情況;
⒌會計處理是否恰當,有無影響當期成本情況。
三、製造成本審查方法
由於工業企業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復雜,會計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冊稅務師在進行納稅審查時,應當藉助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過了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對遵守性的測試,分析找出企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選擇、有目的、有重點地審查,這樣既能降低審查工作量,又能確保審查質量。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的內部管理控制系統,包括為保證企業正常經營所採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內部控制的職能不僅包括企業最高管理當局用來授權或指揮進行購貨、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的各種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審核、分析各種信息資料及報告的程序與步驟,還包括為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綜合計劃,控制和評價而制定或設置的各種規章制度。因此,內部控制的作用能夠提高會計核算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⒈可靠的內部憑證制度。
企業有完善的內部控制憑證,以種類全、內容完整、連續編號的一些處理經濟業務的憑證,作為會計處理依據。
⒉完善的簿記制度。在可靠的憑證制度基礎上,建立完整的賬簿和報表制度,確保會計記錄的嚴密性。
⒊嚴格核對制度。包括憑證之間的核對,憑證和賬簿之間的核對,賬簿和報表之間的核對等。企業建立嚴格的核對制度,有利於及時改正會計記錄中錯誤,做到證、賬、表三相符。
⒋合理的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企業在遵守國家制定的會計准則的基礎上,還從本單位會計工作實際出發,建立自己的合理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以書面文字形式,作為會計處理方法的依據。
⒌定期資產盤點制度。
對上述內部控制制度會計體系可靠程度進行遵守性的調查:
第一、採用詢問法。詢問企業是否具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採取問卷的形式設計調查表格,將你想要詢問的項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對想要問的內容及企業回答,要逐項進行並做好記錄,使你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企業生產環節的業務流程、控製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認識。
第二、採用抽查法。驗證內部控制是否一直在運行,是否取得了預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確保核算的正確性。我們可以對上述的詢問內容,選擇對成本影響最大的項目,抽取樣本—原始單據、憑證進行查看,並對企業回答進行核對,判斷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過詢問和抽查,對被查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我們可得出這幾種結論:
第一、依賴程度高。被查企業具有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並且均能有效發揮作用。因此,經濟業務和會計核算發生差錯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應對該環節減少審查的工作量,甚至於可以不查。
第二、依賴程序一般。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較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環節,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影響會計核算的准確性與可靠性,可以對薄弱環節項目進行較為深度的審查。
第三、依賴程度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明顯失效,大部分經濟業務和會計記錄失控,各項資料和數據經常出錯,從而導致無法依賴。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開展製造成本詳細審查。
審查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
一按成本項目進行審查
產品製造成本構成項目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採用實際成本方法核算
獲取成本計算單、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材料發出匯總表、材料明細賬中各直接材料的單位成本等資料。
①審查成本計算單中直接材料與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中相關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標準是否合理。審查時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非生產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如果成本計算單直接材料金額大於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的分配金額,應進一步查明原因,審查材料使用對象有無將非產品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但企業會計人員如果有意識地擠占產品成本,在耗用材料進行分配時,就會將非生產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產品成本,使得成本計算單和材料分配匯總表金額相等。核對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問題,可採取通過非生產性項目的審查,即採用「反查法」的方法進行審查,查明問題後,按照誰耗用誰負擔的原則,進行納稅調整。
賬務處理:
借:在建工程
應付福利費
貸:本年利潤(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第二、混淆不同產品成本。通過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產品的成本,相應降低本期暢銷產品成本,以調節跨年度的利潤。審查注意那些不能確指產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時應科學地選擇分配標志、計算方法及會計記錄。
正確方法:在消耗定額比例法下,通常採用按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或材料定額成本的比例分配。計算處理:
分配率= 材料實際總消耗量(或實際成本)÷各種產品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該種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採用其他分配方法。如:產品產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發出匯總表,選主要材料品種,統計直接材料的發出數量,將其與實際單位成本相乘,計算金額數,並與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中該種材料成本比較,看其是否相等。審查注意下列問題: 第一、企業是否採取提高成材料單位成本,多計產品成本。 第二、審查領料單授批准及領料人是否簽字,防止虛假領料多計成本。
第三,材料單位成本計價方法是否恰當,有無變更、人為調節成本或利潤。如果企業年度內改變計價方法,應按原計價方法計算發出材料結轉成本,其差額調整材料成本或當期利潤。
審查方法參見「材料成本的審查要點」。
⑵採用定額成本法
抽查某種產品的生產通知單若產量統計記錄及其直接材料單位消耗定額,根據材料明細賬中各該項直接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直接材料總消耗量和總成本,與有關成本計算單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對,看其是否相等。並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生產通知單是否經過授權批准,防止虛假業務產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單位消耗定額和材料成本計價是否恰當,有無變更、人為改變方法而影響成本。
⑶採用標准成本法
抽取生產通知單或產量統計記錄,直接材料單位標准用量,直接材料標准單價及發出材料匯總表。
根據產量、標准用量及標准單價計算出標准成本,與成本計算單價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對是否相符,有無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異計算以及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前後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還應審查廢料及多料的返庫是否及時,是否辦理「假退庫」手續。通過查看「生產成本」賬紅字沖減成本金額,判斷其正確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B⑴對於採用計時工資制的,抽取實際工時統計記錄、人員工資分類表及人工費用分配匯總等,運用核對法開展審查。
①從成本計算單中選擇核對直接人工成本與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相應的實際工資費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無將非生產人員工資計入成本。
②選 取某月資料核對實際工時記錄與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中相應的實際工時是否相符,查明有無虛報工時、多列工資擴大成本,減少利潤。
③抽取並核對生產部門若干期間的工時台賬與實際工時統計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時記錄,確保工資核算真實性。
④當沒有實際工時統計記錄時,根據人員工資分類表,計算復核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資費用是否合理正確,有無出現與生產量偏離太大的數據,如有,應進一步查明原因。
⑵對採用計件工資制的,抽取產量統計報告、個人(小組)產量記錄和經批準的單位工資標准或計件工資制度,運用核對法開展審查。
①核對按統計產量和單位工資標准計算的人工費用與成本計算單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組)產量記錄,審查是否被匯總計入產量統計報表中。
⑶對於採用標准成本法,抽取生產通知單或產量統計報表、工時統計報表和經批準的工時、標准工時工資率、直接人工的工資匯總表等資料,運用核對法進行審查。
①根據產量和單位標准工時計算標准工時總量,再乘以標准工時工資率,以審查其是否與成本計算單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的計算與賬務處理是否正確,直接人工的標准成本的年度內有無重大變更。
⒊製造費用成本
抽取製造費用分配匯總表、按項目分列的製造費用明細賬、與製造費用分配標准有關的統計資料及其相關原始記錄。
⑴審查「製造費用」賬戶借方發生額歸集的製造費用內容是否正常,開支的標准、發生的費用是否是應歸屬於本期的生產費,不符合規定的應剔除計稅處理。製造費用成本項目中,固定資產折舊為其中的主要內容,其審查方法在第五節中講解。
⑵在製造費用分配匯總表中選擇一個產品,核對其分攤的製造費用與相應的成本計算單的製造費用是否相符。
⑶製造費用的分配、計算選擇的標准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分配的方法有無變更,防止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多分配應稅產品成本,相應少分配免稅產品成本。審查發現此類問題應重新正確計算,作出會計調整。
二審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
輔助生產成本核算內容是為企業生產車間、管理部門、在建工程及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產品和勞務的車間所發生的費用。從服務的對象上看,部門多、非生產性佔有一定的比例,正確分配輔助生產成本關繫到正確計算產品成本。
抽取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生產統計表等原始記錄資料,從分配標准、費用分配方法、費用分配金額三個環節查證輔助生產成本分配是否真實、正確。
⒈審查各車間的費用分配標准。審查有無將為基本建設、專項工程、福利部門提供的水、汽、機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勞務費用計入輔助生產;審查是否按實際受益對象進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確,採用復算方法重新計算,對少分配或非生產性費用擠入生產成本的情況 ,調增計稅利潤。
⒉審查分配方法。輔助生產分配方法較為復雜,審查進注意有無年度內任意改變分配方法,使各部門分配金額發生不正常波動的情況。如果存在這樣情況,應按原方法進行計算,其差額調增(調減)計稅利潤。
⒊審查費用分配金額。用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與輔助生產車間統計表對照,當費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額大於生產統計表中的費用額時,應進一步查明輔助生產費用歸集有無虛假,抑或統計有差錯。如證實生產統計表正確的情況下,即為多轉生產成本的費用,應調增利潤。
三審查費用確認的原則
會計制度規定,確認費用應遵守權責發生制原則。
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凡是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為本期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不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其款項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或費處理。由此可見權責發生制才能真正按會計期間來正確反映各期的盈虧情況。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成本核算方法變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過百股漲停 瀏覽:439
分配派息股票價格低 瀏覽:42
老公要把房子抵押貸款來炒股 瀏覽:75
炒股配資的優服務 瀏覽:529
模擬炒股大賽軟體都有哪些 瀏覽:969
炒股為什麼要好幾個手機卡 瀏覽:331
分析大恆科技市盈率 瀏覽:547
小米平板支持炒股 瀏覽:517
中國保健相關上市公司 瀏覽:377
02月08日漲停板狙擊 瀏覽:517
炒股票盯住哪根線就可以了 瀏覽:33
新華社急發4文噴融資炒股 瀏覽:611
證券多賬戶里的股票賬戶 瀏覽:828
廣西大一鑫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07
新三板規范募資用途 瀏覽:138
金路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796
遠方光電股票價格 瀏覽:648
旋風新能源是上市公司么 瀏覽:868
阻擊漲停板下載 瀏覽:816
廣州中設新三板 瀏覽: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