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生物醫葯上市公司經營管理水平

生物醫葯上市公司經營管理水平

發布時間:2021-12-06 20:16:01

1. 生物醫葯企業和傳統葯企有何不同

制葯產業與生物醫學工程產業是現代醫葯產業的兩大支柱。生物醫葯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葯產業共同組成。各國、各組織對生物技術產業的定義和圈定的范圍很不統一,甚至不同人的觀點也常常大相徑庭。
生物醫學工程是綜合應用生命科學與工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從工程學角度在分子、細胞、組織、器官乃至整個人體系統多層次認識人體的結構、功能和其他生命現象,研究用於防病、治病、人體功能輔助及衛生保健的人工材料、製品、裝置和系統技術的總稱。

第一種關系
1、醫葯生物技術產業是生物技術產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生物技術產業包括醫葯生物技術產業、工業生物技術產業、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和海洋生物技術產業等。其中醫葯生物技術產業是生物技術產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占生物技術產業60%以上,而且生物技術在制葯技術上的應用也最成熟。
第二種關系
2、醫葯生物技術產業在醫葯產業中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
醫葯生物技術產品(包括基因工程葯物、疫苗、生物診斷試劑等)的產值在醫葯產業中所佔比例不足10%,但由於傳統的新葯研製方法難度越來越大,研製開發成本不斷上升,成功率越來越低。因此,在世界較大的制葯公司中,有70%的項目是使用生物技術開發。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預計到2010年,將會有更多應用生物技術製成的全新葯品上市。21世紀,整個醫葯工業面臨使用生物技術進行更新改造。
第三種關系
3、技術平台的通用性
雖然生物葯與化學葯、中葯的來源不同,但研發過程中所需要的許多技術平台,如動物中心、安全評價中心、葯理葯效研究中心、結構測試中心、化學葯中試車間、生物制葯中試車間、中葯中試車間、臨床葯理研究基地、醫療器械測試中心等是通用的,在產業化、市場化過程中,醫葯生物技術產品與其他醫葯產品面對共同的市場。因此,將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葯產業結合在一起發展,可以充分利用通用技術平台,合理的共享相關資源,促進兩個產業共同發展。
發展編輯

2. 開辦生物制葯企業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具備的條件:
(一)開辦化學葯品、生物製品的生產企業,必須具有國內未生產的二類以上(含二類)新葯證書(生物工程產品還需符合有關特殊要求);
(二)開辦中葯生產企業必須具有國內未生產的二個以上(含二個)三類新葯證書;
(三)開辦葯品生產企業建設的土地面積、環境應與其建設項目要求相適應,其用地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劃、環保等方面的規定;
(四)開辦中外合資、合作、外商獨資葯品生產企業的還應符合國家有關合資管理的規定;
(五)開辦特殊葯品(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生產企業要符合國家有關管理規定。
開辦葯品生產企業的程序 :
(一)符合開辦立項條件者應向廣州市葯品監督管理局提交開辦資格申請報告。廣州市葯品監督管理局收到完整的申請報告之日起,在10個工作日內予以審查。
(二)審查結果不合格的,提出修改意見,退給申報企業修改;審查結果合格的,於5個工作日內轉報廣東省葯品監督管理局審核。
(三)取得葯品生產企業開辦資格的申請人,應憑廣東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復立項文件為依據,委託具有醫葯專業設計資格的單位按葯品GMP的要求設計建設方案,並在2年內完成項目建設;逾期不能完成建設者,其開辦資格自動失效。
(四)開辦的葯品生產企業建成後,應按照GMP要求自查合格後,向廣州市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核發《葯品生產許可證》,廣州市葯品監督管理局應在收到完整的材料後5個工作日內審查,審查合格後3個工作日內轉報省葯品監督管理局。
(五)新開辦的葯品生產企業,應當在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之日起6個月內,按規定程序報國家或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並通過認證、取得證書。

3. 生物醫葯的發展

2006年中國生物醫葯產業發展依然保持在15%左右穩定的增速,生物醫葯企業收入增長顯著但利潤增長明顯放緩,競爭趨向於新技術與新領域。專家表示,對於國內的生物醫葯企業來說,具備創新能力、拓展融資渠道至關重要。
隨著生物醫葯產品外包的逐漸興起,生物醫葯市場開始茁壯成長。但生物醫葯屬於典型的「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長周期」行業,這些特點造就了生物醫葯企業的發展不平衡。由於生物技術產品開發耗資巨大、周期漫長,使融資渠道不暢的國內中小企業面臨困境。
據了解,在美國資本市場中,中國生物醫葯企業除了以IPO形式上市之外,還出現了反向兼並、合資、外包等多種融資形式。「那些缺乏資金的生物醫葯中小企業,很有可能在產品未能實現盈利之前,就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中國生物醫葯的原創性研究及資本市場遠遠落後於海外,這導致中國的生物醫葯產業陷入低水平重復生產和惡性競爭的局面。
對於中國生物醫葯企業來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專家指出,鼓勵自主創新,著重實現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產業化,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解決影響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加速發展中國具有技術基礎和優勢的產業領域,形成產業突破。
此外,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投資市場、生物風險投資基金及獨立的評估機構是生物醫葯產業最重要的資本基礎。以企業為主導的資本流向,是中國生物醫葯產業發展的根本出路。以發展原創科技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生物醫葯研發企業,更需要具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及政府的支持,這是發展中國生物醫葯產業的最緊迫的問題。
中國的生物醫葯投資應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結構,資金的流向以企業為目標,吸引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管理者聚集大量不同專長的科學家,在某個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向橫向擴散發展。產業化成果是很多科學家集體智慧的結晶,而公司的領導者是需要具有知識資本的管理型人才。國家已經明確地提出了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型科技的發展思路,使資本朝正確的方向流動,但是需要時間進行轉變。而民間資本還停留在原先的概念上,仍舊以大學的科學家為中心,試圖以他們為招牌吸引更多的資金。
雖然生物醫葯產業尚未實現盈利,但資本仍在不斷湧入尋找機會。對於許多風險投資基金來說,生物醫葯已經成為熱門的投資領域,只有那些具備創新能力的企業才會被關注。

4. 華北制葯為什麼跌的這么厲害華北制葯年報2021華北制葯股票是哪家公司好

醫葯行業,一直是牛股輩出的優質賽道,假如10年為一個周期,我們會發現,很多企業的漲幅都已經達到了10倍以上,達到20倍以上的也有很多,那麼醫葯這一行,又有哪些特點呢?其產業鏈條長,細分行業間差異大,且受到政策影響,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投資。那麼我們今天的主角,我國最大的制葯企業之一--華北制葯,值不值得投資?以下內容僅供參考,我們可以一起聊一聊。


關於華北制葯,在開始分析之前,關於醫葯行業龍頭股名單,先分享一份整理好的給大家,限時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醫葯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華北制葯屬於我國最早進入生物制葯領域的制葯企業之一,在我國的化學制葯企業中屬於比較大的之一,公司還有其他項目的存在,公司採用產業鏈一體化商業管理模式,醫葯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都被覆蓋其中。化學葯、生物葯、健康消費品等產品都有涉及,公司所涉獵的治療領域包括心腦血管葯物、腎病、免疫調節類葯物在內的700多個品規,非常廣泛,公司的綜合實力蠻不錯的。


我們初步認識了公司的基本情況後,我們再來了解這家老牌葯企終究還有些什麼其它優點。


亮點一:軟硬結合,集品牌與技術於一身


公司從事醫葯製造至今已經長達60餘年了,產品在醫葯市場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同時擁有不錯的口碑,2020年年底結束,公司成功取得了華北牌、愛諾2件馳名商標,還得到了青帝、強林坦、智舒等20多件著名商標,為產品推廣和銷售打下堅實基礎。


在研究技術這塊,公司比較重視的是研發創新,成為了國家首批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微生物葯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同時擁有國內醫葯行業最大的葯用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國內規模最大的微生物新葯篩選用菌種庫和代謝產物庫,在微生物來源的新葯篩選領域做的是挺不錯的。


亮點二:強者更強,不斷尋求向上破圈


公司在抗生素領域這方面優勢很強,生產規模、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公司不僅沒有因此而滿足,還在這個基礎上大力改革創新推進營銷,提高制劑葯營銷資源整合的速度,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同時不斷讓銷售渠道和終端覆蓋面得到擴展,加大力度擴展國際市場。讓公司擁有的品牌、技術、營銷、渠道這四項緊密結合,將會引發1+1+1+1>4的強大效果,使公司未來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得到加固。


當然,公司還具備管理、產品、質量等多重強大優勢,篇幅不可以太長,其他和華北制葯相關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都寫進了這篇研報當中,想了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深度研報】華北制葯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


剛開始的時候,醫葯行業是一個存在不少牛股的行業,不管是對美國股市還是日本股市進行跟蹤操作,均出現了這樣的盛況,隨著國內老齡化的加劇,同時國內創新葯的發展的常態化,將來醫葯行業還會迎來巨大的向上空間。


可惜行業還有一個明顯的問題,政策產生的影響很大,例如國家為了降低醫保開支,緩解群眾治病負擔,推行大規模集采,讓葯企的售價減低,葯企利潤從此被壓縮了。未來會不會有新的政策打亂葯企盈利節奏,我們並不知道。企業面臨的風險也是無法預知的。因為華北制葯在2021年8月20日斷供某一集采葯品,因此它被取消未來九個月的集采資格,公司股價在2021年8月23日迎來跌停。


因而在政策變化萬千的醫葯行業內,想更准確地知道華北制葯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你的股票會被專業的投顧診斷,判斷華北制葯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華北制葯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0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5. 醫葯生物的中國生物制葯行業——在希望中前行

隨著近二十年的發展,中國生物制葯行業已成長為我國醫葯工業中的後起之秀。到目前為止,我國在生物制葯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生物制葯產業的初步格局已經形成。
一、創新能力分析
1、基礎研發實力世界Top10
像美國一樣,中國生物制葯產業的基礎由大學和公立研究機構的研究活動奠定,兩者的研究項目都是在政府資助下完成。資助渠道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即863計劃)、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等。從其成立至今的20多年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每年對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的資助都占其資助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中,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的重點實驗室數量在7大科學領域中居於首位,占總數的23.5%。由科技部推行的中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中,生物技術占民用領域經費總額的四分之一以上。
近年來中國在生物制葯領域的基礎研發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在發表論文數量和被引用次數方面,中國排列前十,中國科學院也是美國以外唯一入選發文數量前十的研究機構。
2、怎樣看待中國生物制葯行業的創新能力
雖然中國生物制葯領域在基礎研發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從企業層面,行業研發水平給大多數投資者的印象是「仿製」,對於這一點,我們認為:
(1)技術創新具有「閥值效應」,當前中國生物制葯企業還不具備這種規模
根據創新經濟學的觀點,技術創新遵循「閥值理論」,即只有當研發資源集中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研發成果穩定輸出。眾所周知,新葯研究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過程,我國生物制葯企業普遍規模小,銷售收入少,即使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較高,其絕對值仍然很小,特別是在技術研發的產業化方面,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單個企業大量投入資金進行創新葯研究極困難,這也是我國生物制葯企業原創研究少、仿製產品多、產品重復生產的原因之一。
縱觀美國生物制葯行業的發展,大量小型生物制葯企業無法獲得資金支持的情形亦比比皆是。從成功的生物制葯企業發展歷程來看,資本市場、風險投資、傳統大型化學制葯企業的積極參與是其得以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在這些方面,中國皆處於處級發展階段。像其他新生行業的發展初期一樣,對生物制葯行業的實業投資往往伴隨著痛苦、曲折、寂寞與忍耐,但誰會否認這是個充滿希望的行業?對生物制葯行業二級市場的投資亦如此。
(2)引進、消化、吸收是技術創新不可逾越的過程
美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在自主創新的過程中均有引進消化吸收的過程,中國作為後起國家,這一過程不可逾越,雖然中國生物制葯行業是技術創新活躍度較高的行業之一,但從研發強度來看,仍然與發達國傢具有不小的差距,因此,這也決定了當前生物制葯行業的研發仍以仿製為主。
在生物技術葯品領域,生物仿製葯被定義為生物技術或生物領域不再受知識產權保護的通用名葯物。從傳統意義上講,生物仿製葯可以利用其品牌葯已有的臨床數據進行簡化申報,以盡可能地縮短入市所需的時間,前提條件是其劑型、劑量與品牌葯相同,且給葯方式也必須保持一致。
實際上,重組葯物仿製遠比小分子葯物復雜,與小分子葯物不同的是,即使是同一個基因在同種細胞中表達並使用類似的加工方式,重組葯物仿製葯也難以保證與原創葯完全相同,生產成本、加工過程的復雜性是主要的考慮,因此,對於國內某些仿製葯產品,比如重組人胰島素,能夠大規模產業化就是企業的技術壁壘。
二、產業化之惑
1、產業模式思考
我國生物制葯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0.5%,深層次原因是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模式問題。一般生物技術科技成果的轉化要經過三個階段:研發、中試、大批量生產,國際上這三個階段的資金投入比例為1:10:100,而我國僅為1:0.7:100,國家對生命科學領域研究投入方向主要為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中存在投資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這也是目前制約我國生物制葯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和美國一樣,我國相當多的生物企業都是由大學、公立研究機構或其科研人員創辦。如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在侯雲德院士領導下創辦和參與創辦了6家生物制葯企業。由於科研人員不擅長企業經營管理,企業發展存在管理瓶頸。美國最初的情形亦如此,但風險投資和傳統大型制葯企業在這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型制葯企業或通過兼並收購,或外部聯盟,或特許授權與生物制葯企業合作,在資金、管理、市場營銷等多個層面對其扶持。中國大型制葯企業通過建立自己的研究機構或與其他生物技術公司合作來提高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是我國制葯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融資渠道
自2002年以來,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吸引創業投資的能力急劇下降。近5年我國共有1080家企業吸引創業投資50億美元,但生物醫葯產業只佔融資總額的5.2%。
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面臨著環境、機制、法律等因素影響,還沒有形成完備的體系。
我國資本市場結構亦不盡完善,但這種情形在逐漸改觀,新證券法對企業上市要求修改為總股本3000萬股,取消了連續三年盈利的規定,降低了門檻,有利於一些高成長性、但當前規模不大、業績不太好的企業發行上市。
從美國生物制葯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Nasdaq市場功不可沒。今年我國兩會期間,盡快推出創業板提案呼聲較高,雖然最終上市細則尚未出台,但創業板推出已劍在弦上,可以肯定的是,創業板的上市條件低於主板,更為靈活、寬松,這對於整體處於投入期的生物制葯企業來說將是一大利好。
三、發展方向探討
1、中國的發展模式更類似美國
比較各國生物制葯行業的發展模式,中國更類似於美國,理由有下:
(1)從研發水平和產業化程度看,中國整體處於美國的第一階段,即「採用基因工程的加工技術來生產蛋白質」階段,但是中國在某些技術領域如葯物分子設計方面已經發展到第三階段,走在了世界前列,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治療型乙肝疫苗。與美國類似的是,中國存在大量脫胎於科研單位的小型生物技術公司,發起者和管理層多為科研人員出身。從歐洲和日本的情況來看,歐洲在生物技術基礎研發方面相對美國落後,歐洲的生物技術創新多由大型公司內部的研發團隊進行,這點與美國獨立小型公司的形式差異較大。而日本在基礎研發方面更弱,生物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在發酵方面。
(2)從國家創新體系的情況來看,美國一直對科研機構的基礎研發投入較大,高度重視,這也是美國能夠率先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對生命科學基礎科研亦非常重視,對該領域投入列各學科之首。
2、重組蛋白葯品仍占據主流,個別領域將有所突破
我們將生物制葯企業主要分為兩大類:「採用基因工程的加工技術來生產蛋白質」的企業和「將基因和分子生物學領域先進技術作為研究工具」的企業。前一類以Amgen為代表,後一類Genentech是典型。
(1)採用基因工程的加工技術來生產蛋白質
未來5-10年中國生物制葯領域仍將以重組蛋白為主流,這與世界生物制葯領域的發展趨勢吻合。這類葯物的研發方向可以分為三大類:跟蹤型研發、改進型研發、原創型研發。跟蹤型研發可以是完全模仿或新適應症的篩選;改進型研發可以通過重組融合、重組改構、化學修飾等途徑使現有產品在安全性(副作用更小)、有效性、長效性(半衰期延長,減小劑量和使用次數)等方面優於原有製品;原創型研發則是建立在新基因和新分子作用機制的基礎之上。在研發品種選擇上,「重磅炸彈」產品仍將是主要的研究起點,這並不完全歸因於國內生物制葯企業「一哄而上」,從世界范圍來看,對現有「重磅炸彈」蛋白葯品進行改造是一大發展趨勢,比如Amgen的「五朵金花「之一Aranesp實際就是Epogen的長效品種。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生產能力的提高。不僅在中國,世界范圍內生物制葯行業生產能力不足已經成為重組葯物發展的瓶頸。生產能力不足導致生產成本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業化,換個角度說,在生產能力方面具有優勢就是壁壘。
(2)將基因和分子生物學領域先進技術作為研究工具
這一類范圍較寬,從產業化角度和國內現狀考慮,主要指靶向性葯物,包括治療型單抗和治療型疫苗領域。靶向性葯物開發將是未來生物制葯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國內單抗葯物發展迅速,上市的單抗葯物有11個,其中我國自行開發的有6個,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的有5個。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的注射用鼠源性抗人T淋巴細胞CD3抗原單克隆抗體是國內自行研製最早批准上市的抗體;北京百泰生物與古巴合作開發的I類癌症治療新葯「重組人源化抗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克隆抗體」(商品名:泰欣生)是我國批準的第一個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葯物;第四軍醫大學、成都華神聯合研製的美妥昔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利卡汀)是全球第一個用於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葯物,也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體類葯物。
國內在治療型疫苗領域方面最值得期待的成就是治療型乙肝疫苗,請投資者參閱我們的報告《揭開治療型乙肝疫苗的面紗》。像當初的治療型單抗一樣,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該領域的研發一直在爭議中前行。不可否認,這類技術以其優異的治療原理將成為未來生物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這其中也許有波折,投資者亦要承擔較大的風險。但回頭看看生物制葯行業短暫的發展歷史,爭議、波折、風險總是相生相伴,但是誰又能阻擋這個行業前進的步伐?唯有在大浪淘沙的行業前行過程中,仔細研究並分享行業/公司的成長。

6. 最具備成長性的生物醫葯類上市公司

正確的答案估計50W,500W甚至5000W人民幣也買不來!
但誰又知道那個是正確的答案呢 ?

7. 生物醫葯前景如何

一、制葯專業就業前景如下:
醫葯產業已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競爭的焦點,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建立醫葯品工業視為國家強盛的一個象徵。新葯的不斷發現和治療方法(如基因研究)的巨大進步,促使醫葯工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因此,無論是葯品,還是過程技術都需要新型制葯工程師,這類人才掌握最新技術和交叉學科知識、具備制葯過程和產品雙向定位的知識及能力,同時了解密集的工業信息並熟悉全球和本國政策法規。正如前面已經提到的,2003年中國制葯企業共5082家,生產葯品的工業企業約3000家,生化制葯企業300餘家,其中現代生物制葯企業47家;生產中葯(包括天然葯物)產品的企業約1600家,其中專門生產中葯(包括天然葯物)產品的155家。另外,還有葯品批發企業16.7萬多家,葯品零售企業12萬家,醫療機構6萬家。這些企業都對制葯工程專業人才有較大的需求量。
二、制葯專業就業方向如下:
從事醫葯產品的生產、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生物技術和葯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熟練掌握現代生物技術和制葯技術的常用實驗流程,初步了解生物技術制葯企業生產和銷售環節的流程,能夠勝任現代生物技術實驗室和生物技術制葯企業崗位基本要求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術應用型高級實用人才。

閱讀全文

與生物醫葯上市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科創板第一支股票申購 瀏覽:202
炒股有沒有交易記錄 瀏覽:93
李修遠教人炒股票 瀏覽:444
超過百股漲停 瀏覽:439
分配派息股票價格低 瀏覽:42
老公要把房子抵押貸款來炒股 瀏覽:75
炒股配資的優服務 瀏覽:529
模擬炒股大賽軟體都有哪些 瀏覽:969
炒股為什麼要好幾個手機卡 瀏覽:331
分析大恆科技市盈率 瀏覽:547
小米平板支持炒股 瀏覽:517
中國保健相關上市公司 瀏覽:377
02月08日漲停板狙擊 瀏覽:517
炒股票盯住哪根線就可以了 瀏覽:33
新華社急發4文噴融資炒股 瀏覽:611
證券多賬戶里的股票賬戶 瀏覽:828
廣西大一鑫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07
新三板規范募資用途 瀏覽:138
金路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796
遠方光電股票價格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