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國家經濟政策等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國家經濟政策等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9-14 02:56:07

❶ 國家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國家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如下:
直接針對股市的政策影響,國家對待股市的態度是決定股市發展前景的根本。建立股市當初是為國企改革服務,實現國企脫貧的目標。為國企提供融資場所成為股市的使命,一直貫穿中國股市十幾年。隨著國企脫貧目標的實現,國家對待股市的態度也在發生轉變,十六大定位了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作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國有經濟在競爭性行業中逐漸退出,健全的資本市場成為政府有效管理國有資產、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場所。因此,股權分置改革得到了國資委的支持。
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與股票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寬松的貨幣政策會擴大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對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交易有著積極影響。一方面企業融資成本相對降低,同時也為市場提供了相對充裕的資金,為市場行情的開展提供了充足的彈葯。但是貨幣供應太多又會引起通貨膨脹,使企業發展受到影響,使實際投資收益率下降;緊縮的貨幣政策則會減少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不利於經濟發展,不利於證券市場的活躍。與寬松貨幣政策相反,緊縮政策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負擔,並減少了市場中的活躍資金總量,對行情發展不利。另外,貨幣政策對人們的心理影響也非常大,這種影響對股市的漲跌又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國家利率政策的影響,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普遍存在投資飢渴症問題。雖然理論上投資水平與利率直接相關,但是實際上,由於我國國有企業占據主導地位,投資反而與利率相關度並不大,所以就限制了央行通過利率調整控制投資增長的能力。但是利率的變動對股市的影響還是巨大的,利率的變動對股市行情的影響也最為直接和迅速。一般來說,利率下降時,股票(除銀行股)的價格就上漲;利率上升時,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

❷ 國家宏觀經濟管理政策對企業(廠商)的生產、成本、收益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以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勞動力供應趨緊抬升工資成本,企業資金成本,土地開發建設成本不斷攀升,由此導致我國製造業低成本比...

❸ 國家鼓勵上市公司兼並重組將會帶來什麼後果

為了配合股權分置改革,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國有股股權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鼓勵將資產重組與股權分置改革結合起來,這為上市公司並購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而且隨著宏觀經濟進入收縮期,公司並購面臨有利的大環境,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使上市公司並購的小環境有所改善;以往的上市公司並購效果並不令人滿意,存在著諸多缺陷,需要管理層從政策方面加以規范和支持,為上市公司並購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更好地發揮其行業整合、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同時可以有效激活市場熱點,推動行情發展。
一、 上市公司並購的環境正在發生根本性改變
1、 宏觀經濟進入收縮期對公司並購有利
從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歷史來看,當宏觀經濟進入收縮期時,通常會興起並購高潮。以美國為例,80年代末期,在經歷了8年的擴張之後,美國經濟開始收縮,此時興起了並購潮,多以惡意並購為主,目的是將競爭對手買下,以降低市場競爭;2000年「網路經濟」泡沫破滅之後,美國經濟開始新一輪收縮,期間軟體行業掀起並購潮,收購目標主要是具有過硬技術和穩定客戶的公司,收購的目的則是為公司尋求新的盈利增長方式,從而較好地實現行業的整合。
之所以會出現以上局面,首先要從公司並購的動機談起。公司兼並的根本動因,一是為了追求利潤,通過公司兼並可以擴大經濟規模,增加產品產量,獲得更多的利潤;二是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通過公司兼並可以減少競爭對手,獲取對方的經驗,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或是進入新行業,拓展自身的盈利點。在經濟擴張時期,公司的經營和前景都十分看好,估值水平較高,並購目標公司所需的成本也較高;但在經濟收縮時期,公司的估值水平較低,有實力的公司可以實現低成本的擴張,因此容易出現並購潮。
我國最近一輪經濟擴張主要是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和以往一樣,由於投資體制的缺陷,每一輪投資拉動的經濟快速增長,都會在部分行業和領域形成投資過熱的局面,投資熱情過後留下的是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等不良後果。投資效率低下,導致產品雷同,技術含量不高,企業只能依靠競相壓價等惡性競爭手段,企業生存環境惡劣;反映在出口方面,其後果就是中國出口的多種低附加值產品在國際上屢遭反傾銷制裁。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充分發揮公司並購在產業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特別是在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周期性行業進入調整的階段,公司估值水平相對較低,形成對公司並購有利的大環境。
2、 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使上市公司並購的小環境有所改善
正在推進中的股權分置改革是證券市場重大的制度性革命,順利完成之後全流通將成為現實,這在以下幾個方面有利於上市公司並購:
(1) 股價因對價支付而自然除權,降低市場總的估值水平。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時非流通股股東會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如果按照A股流通股股東平均獲得10送3的對價補償,按照市值不變法計算,股價通過自然除權將下滑23%,盡管實際可能不會下滑這么多,但市場總的估值水平將有一定下滑,收購方的成本也將降低;
(2) 股權分置問題解決後,股權定價將完全市場化,在採用協議方式並購時,既可以避免原有的暗箱操作,也可以促使國有股的管理者逐步擯棄以凈資產為定價標準的觀念,使上市公司資產在市場定價基礎上進行流通,提高了實質性並購重組成功的概率,從而達到合理配置資源的目的。
二、 影響上市公司成功並購重組的根源
這里所指的成功是指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效果,即達到行業整合、持續提升公司業績和股價的目的。我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第一案是1993年深寶安通過二級市場收購延中實業股票,從而成為其第一大股東;1997年至2001年迎來了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高潮。在這數百起的並購案中,取得真正意義上成功的案例極少,絕大多數都是曇花一現的報表重組,借重組掏空上市公司的欺詐行為也屢見不鮮。2002年後隨著《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出台以及管理層收購被禁,政府對並購市場的規范反而使我國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陷入低潮,這也證明之前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非常不成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如下:
1、 多數並購重組方只關註上市公司「殼資源」價值
這是由我國證券市場的特殊性造成的。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的上市資格是按指標下放的,企業到證券市場融資受到十分嚴格的限制,但融資的成本卻很低,因此多是由老牌國有企業優先獲得上市資格;當這類公司經營不善成為虧損公司後,就成為具有較高價值的「殼資源」;並購重組方控殼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行業整合,而是為了再融資以獲取成本低廉的資金。因此「報表重組」盛行。隨著政府一再提高再融資資格,並加強對上市並購重組過程的規范,以及虧損類上市公司的逐漸增多,「殼資源」的價值大打折扣,市場內並購重組的熱情逐漸冷卻。
2、 政府對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過度參與
由於歷史原因,本地企業的上市名額均由地方政府掌握,上市公司對地方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當公司陷入困境時,地方政府通常都會想方設法保住其上市資格,因此積極介入和主導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客觀上,地方政府的介入對於推動重組的實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其過度參與則干擾和違背了市場規則,產生很大的負面作用。
(1) 受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地方政府在重組方的選擇上往往排外,這樣就將一些有真實重組意圖的並購方拒之門外,導致競價環境缺失。
(2) 為了促使「保殼」成功,地方政府往往強行將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換取其劣質資產,也就是所謂的資產置換,然後給予注資方在稅收、土地等方面的優惠條件作為補償。這種做法負面效果逐漸顯現:一是政府原先承諾的優惠政策無法兌現導致政府和企業間的糾紛和矛盾;第二種情況更為普遍,就是重組方把最終目標放在通過「殼資源」融資上,暫時接受政府提出的較為苛刻的條件,並不關心上市公司的未來。
此外,目前涉及國有股的審批過程仍較為復雜。在上市公司的並購過程中,國有股通過並購進行轉讓不僅需要經過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審批,還需要財政部的審批,最後還需要證監會的審批,耗時長,手續復雜。
三、 政府應為後股權分置時代上市公司並購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如前所述,以往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並不十分成功,不過目前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都在發生有利的改變,政府應當為上市並購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藉此推動行業整合,做大做強企業,並促進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進行。
為此,政府應當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做出改進:
1、 淡化國有股轉讓審批手續的行政色彩。由於國有股在我國上市公司股權中所佔的比重相當大,對上市公司能否順利並購將產生決定性影響,因此需要給國有股轉讓審批手續重新定位,淡化行政色彩,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首先,在需要國家控股的行業和公司,由法律規定控股比例,超出該比例的股份應該由國有資產管理人進行市場化運作。其次,「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股東行使股權時轉讓價格不得低於每股凈資產」的限制,在股權分置問題解決之後顯得不合時宜,價格應當由市場來定。
2、 地方政府在上市公司並購中的正確定位。首先,地方政府不應當成為並購的交易方,而是要擔當好交易監管者,或是做好牽線搭橋的工作。其次,地方政府應當有勇氣打破地區封鎖和條塊分割的勇氣和遠見,積極歡迎有意進行實質性並購的重組方參與收購競價。
3、 鼓勵和放寬並購融資工具創新。從國外市場的成熟經驗來看,上市公司並購中,融資問題是決定並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完成大規模並購的時候通常需要綜合運用現金、股票、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多種方式,僅靠企業自有資金很難完成。我國公司並購融資工具單一,而且運用受限:目前《商業銀行法》規定「信貸資金不得用於股權性投資」;《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目標企業不得為收購方提供財務支持」;企業債發行僅局限於國有大型重點企業,而且需要發改委安排發行額度和審批;可轉換債的發行也是十分嚴格。並購融資工具的單一將限制上市公司並購的順利進行。當然,如果採用股權置換的方式可以避免大量現金的支付,但在市場化的條件下,股東可能要求必須用現金支付收購對價。因此,政府需要採取措施鼓勵和放寬並購融資工具的創新,為上市公司並購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❹ 宏觀經濟政策對企業的影響

融資成本。緊縮貨幣政策,會導致利率上升,使企業融資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對企業不利。

銷售。 穩定的經濟政策,和合理的分配製度會讓老百姓對國家的經濟有信心,對未來生活有信心, 這樣,就會促進老百姓消費,促進企業投資。這都有利於企業銷售。

增稅。 緊縮財政政策,增加企業稅收,直接導致企業利潤下降。

❺ 試述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如何對證券市場造成影響

試述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宏觀經濟分析是對影響整個證券市場的各種外部因素進行分析, 各種外部因素進行分析,以期找出影響整個證券市場走勢的因素,指導投資決策。
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是指市場經濟體制下國家總體經濟活動的景氣循環。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證券市場的變動一般先於經濟周期的變動,由此起到所謂「晴雨表」作用,股市的這種先行運動是投資人對經濟發展進行預測的結果。
利率
證券市場對中央銀行的利率政策十分敏感,利率水平會左右股價水平,利率的升降會使證券市場應聲跌漲,無論成熟股市或是初級股市,利率都是一個直接而強有力地發生作用的基本因素。
匯率
匯率對個股——上市公司的影響
匯率變動對大市的影響
財政政策
緊縮的財政政策將使得過熱的經濟受到控制,證券市場會降溫;而擴張的財政政策將刺激經濟發展,證券市場將走強。 稅收政策也是一些國家為刺激企業投資增長而採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的調節彈性較大,政策的實施見效快,並且具有抵消財政政策效應的作用。從整體來說,松的貨幣政策將使得證券市場價格上漲; 而緊的貨幣政策將使得證券市場價格下跌。

❻ 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有哪些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可以分為擴張性、緊縮性和中性財政政策三種。當實行緊縮的財政政策時,政府財政在確保各種行政和國防開支之餘,不會搞大規模的投資。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時,政府會積極投資於能源,交通,住房和其他建築相關產業,從而帶動水泥,鋼鐵、機械行業等發展。

如果政府發行債券的方式來增加投資,對經濟的影響更是深遠的。總體而言,財政政策的緊縮將使得經濟過熱受到控制,股市將減弱,因為它表明未來經濟增長將放慢或走向衰退,而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增長,股市會強大的,因為它表明經濟增長將加速未來或進入繁榮階段。

具體來說,財政政策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證券市場造成影響:

(1)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實施,能夠提升總需求,降低經營風險,從而使股市上漲,相反,如果由於經濟過熱遭到抑制,就會降低股票的市場價格。

(2)擴大政府采購,加大政府投資公路,橋梁,港口等非競爭性領域,可直接增加與工業產品的需求,而促使證券價格上漲。減少政府的購買水平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6)國家經濟政策等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政策基本原則:

1、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原則是: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兼治。

2、宏觀經濟政策就是短期的調控宏觀經濟運行的政策,需根據形勢的變化而作調整,不宜長期化,因為經濟形勢是不斷變化的。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展的今天,一國的經濟形勢,不僅取決於國內的經濟走勢,還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經濟的走勢。

3、「急則治標」是指運用財政、貨幣等宏觀經濟政策處理短期經濟問題,如刺激經濟增長,防止通貨緊縮、應付外部沖擊等;「緩則治本」是指通過結構政策與經濟改革處理長期經濟問題,如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實現持續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

參參考資料:網路-宏觀經濟政策

❼ 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政策及法律法規對生產企業有什麼影響

國家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出台,對工業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那麼這種影響到底有多大?企業和政府需要採取什麼應對措施來規避不利影響?如何利用宏觀調控的積極因素來發展壯大工業經濟?
調查顯示:這次宏觀調控機遇與挑戰並存,宏觀調控對規模工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如果我們抓住機遇,採取積極措施認真解決當前制約工業發展的資金緊張、成本增加等問題,工業生產將不會大幅度回落。

一、調查顯示: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宏觀調控對工業企業的有利因素

1、為企業提供了一次苦練內功的機遇

企業最重要的是內涵、底蘊、品牌。盲目的外延擴張最後會跌得很慘。但是在過去,大家都在大踏步求外延擴張,自己如果不跟上,就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吃「眼前虧」,根本沒有時間去「練內功」。現在國家收緊外部環境,在「降溫」形勢下,正為企業提供了補課的良機,企業可以抓住機遇,苦練內功,改善產品結構,開發新產品,集中有限的資金,不投硬體投軟體,不求外延求內涵,不求量的急劇擴張,求根基的扎實和細化。目前,有許多企業正在建設研發中心,大量網羅國內行業人才,打造技術基礎,等到消費熱潮再掀起時,打一場有準備之仗,從而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2、為企業提供了一次壯大提升的機遇

任何一項調控政策都會抑制一些產業,但也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工業企業正好發揮「船小好掉頭」的靈活性,及時調整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抓住機遇壯大、提升。宏觀調控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時期,經過這一次宏觀調控的洗禮,克服了困難,經受了考驗的企業將更強,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同時,由於宏觀調控後,農民增收將為企業提供一個更廣泛的消費市場。據專家預測,經過宏觀調控,生產效率低,資源利用率低的企業將因為資金的短缺、利潤的下降而逐步淘汰,資源和市場將向資源配置最好的企業集中,如目前我國有120多家略有規模的汽車生產廠家,若干年後將只有20家左右的企業能繼續生存下去。因此,工業企業將利用這一次機遇,適時地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生產率,一方面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另一方面要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努力改善發展環境,吸引東部沿海和國外的技術、資金和人才使企業做大做強。重點發展市場前景好、利潤率高的產品。

3、為企業提供了更好的出口機遇

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中的貨幣政策一直是採用調整銀行准備金和提高再貼現率來實現,輕易不動用提高利率這一調控手段,這說明國家對人民幣升值是採取十分謹慎的態度(提高利率會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而人民幣不升值,就不會提高出口產品的價格,也不會降低進口產品的價格,這對國內企業來說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增加出口的機遇,在全國有效需求不足的大環境下,如果我們的企業能抓住機遇增加出口,將會更進一步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壯大企業的實力。

4、為企業創造了平等競爭的機遇

國家出台宏觀調控政策,加強了市場的監管力度,規范了行業間的競爭秩序,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可以使經濟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避免盲目競爭和不平等競爭。這對於工業企業來說,將面臨著一個重要機遇,抓住這次宏觀調控的有利時機,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促使企業從量的積累走向質的飛躍,在平等競爭的環境下將進一步做大做強。

(二)宏觀調控對工業企業的不利因素

1、融資渠道不暢

由於國家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協調配合,控制信貸風險有關問題的通知》,目前企業難以在銀行取得貸款。因此造成部分企業的擴大生產計劃不能順利進行,而且缺乏足夠的資金購買原材料,對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國家採取宏觀調控手段,意在限制一些行業投資的盲目,但現在影響到全國所有企業的資金流動,而現金流是企業的血脈,現金流一發生問題,資金周轉變慢,勢必影響到企業的生產和利潤。

2、原材料漲價

雖然國家宏觀調控對房地產等行業進行限制,使鋼材、水泥等原材料價格下降產生了積極影響,但由於鋼材、水泥等生產企業的進一步規范,原材料的供應仍然趨緊,使原材料的價格回落較遲緩,價格指數仍在高位運行,

3、能源漲價

由於交通運輸成本增加等原因,全國燃料動力類價格指數上升,隨著水、電的漲價,工業將增加成本,對用電大戶企業影響較大。

4、其它影響

由於國家對建築業、鋼鐵工業的限制發展,同時對基建規模進行控制,將影響金剛石、鋁型材、建築塗料、遠大空調、建築機械等產品需求下降。此外,由於新交通法頒布實施,將增加運輸成本。也將對產品生產銷售造成一定影響。

由於宏觀調控造成的融資困難、部分產品銷售不暢,宏觀調控對規模工業生產增長的影響將增大。

二、企業目前主要採取以下措施應對宏觀調控的影響

1、優化人員結構

通過人員的重新整合,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降低人工成本。

2、規避成本高峰

由於工業用電電價進行了調整,為降低用電成本,部分企業採用低谷電運行;因新交通法規出台使運輸成本上升,部分企業採用鐵路運輸原材料和產成品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3、調整產品結構

調整產品結構,及時應對利潤空間下降的形勢變化,將進一步改善企業的利潤結構,提升企業實力。

4、開辟銷售渠道

在國內企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上游產品的價格居高不下,下游產品價格上升幅度有限,開發新的用戶,充實營銷一線隊伍,以擴大出口來提高生產是一個較好的應對措施。

5、進行技術改造

通過技改對耗能大的設備進行改進,既可以降低成本,使產品更具競爭力,又可以節約能源。同時在技術改造的基礎上開發新產品,可以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❽ 2012年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環保政策等對企業的影響怎麼樣】

5月份,我國經濟運行呈現出適度的下行趨緩跡象,工業增加值增速達8.9%,創8個月來最高,部分數據的降幅較上月有所收窄,經濟回暖跡象愈加明顯。但CPI和PPI指數依然延續2月份以來同比雙雙下降的局面,這同時也表明經濟形勢依然較為困難。但隨著國家一系列「溫和調理」政策效應的積累,我國經濟在尋底過程中的下行動能或將減弱,我們有理由相信,三季度以後我國經濟有望回暖。

❾ 政策對企業的影響

企業發展與國家宏觀經濟息息相關,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是一個復雜和長期的過程,政策制定的周期往往滯後於企業和行業發展的現狀,這給企業經營造成一定的決策盲區。必須把握宏觀經濟規律,了解國家經濟政策方向,及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搶抓市場成長機遇。一、深入分析宏觀經濟政策
什麼是宏觀經濟政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案例:加息之痛二、如何應對宏觀經濟調控
政策變動對企業的短期影響政策變動對企業的長期影響案例:潮起潮落,昔日百強,今余幾家?三、產業結構調整對企業的影響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產業政策與資源配置案例:五百強企業的排名變化說明了什麼四、面對轉軌經濟
經濟轉軌給企業帶來的是什麼如何應對經濟制度的變遷案例:在轉型中做大做強

閱讀全文

與國家經濟政策等對上市公司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源食品新三板在線 瀏覽:726
朗科智能股票上市價格 瀏覽:209
正合掛牌新三板的時間 瀏覽:196
上市公司股票價格計算 瀏覽:300
上市公司殼資源名單 瀏覽:153
炒股達人李幛喆 瀏覽:329
安泰集團為何漲停 瀏覽:770
天福天任股票價格 瀏覽:229
朔州東方匯金期貨股票開戶 瀏覽:721
炒股贏家 瀏覽:83
炒股入門之k線知識 瀏覽:870
定投股票型基金有哪些技巧 瀏覽:759
中航善達股票投資者互動平台 瀏覽:138
散戶炒股能否賺錢嗎 瀏覽:666
金凰美股 瀏覽:73
炒股計算器免費下載 瀏覽:30
澄星無人機新三板上市 瀏覽:154
股指期貨常態化交易是啥意思 瀏覽:315
新三板比特 瀏覽:667
湖北美天生物股票行情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