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上市公司 > 支持上市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支持上市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06 20:15:58

上市公司能抵押股份融资吗

可以。

什么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是指股权持有人——股东(即出质人)将其拥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作为质押担保,从债权人(即质押权人)处借入资金的行为。在实际操作中,股权质押的主要形式包括股票质押贷款、股票质押式回购、融资融券等;质押权人既包括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包括少量的非金融企业。对于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来讲,股权质押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其自身或相关方获得信贷资金,主要原因一是大股东或关联方因资金紧张质押股份融资;二是大股东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作为增大投资杠杠的方式,在对上市公司表决权、资产收益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权利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扩大对资源的利用;三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也有部分大股东为提升上市公司价值采取措施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包括为上市公司获取信贷资金提供股权质押担保。

股权质押必须了解的三大点

1. 股权质押的基本概念

无论股票是否处于限售期,均可作为质押标的。在实务操作中,出质人的股权质押融资额=质押股票市值*质押率,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质押率分别为50%~55%、40%~45%、30%~35%,质押率随交易期限、是否为限售股等情况变化而不同。由于股票质押贷款属高风险贷款业务,为控制股价波动带来的未能偿付风险,质押方还设立警戒线和平仓线,警戒线(质押股票市值/质押融资额)一般为150%~170%,平仓线(质押股票市值/质押融资额)一般为130%~150%,部分较为激进的券商警戒线、平仓线达甚至设置为140%、120%。当质押股票市值/质押融资额<警戒线时,质押方将通知出质人追加担保品或补充保证金,但不作强制性要求。当质押股票市值/质押融资额<平仓线时,质押方将要求出质人在隔日收盘前追加担保品或补充保证金,至履约保障水平恢复至警戒线水平,否则质押方将采取平仓措施。

由于质押率较低,中小创股票更难跌破警戒线和平仓线。主板和中小创业绩差异驱动结构化行情延续,自4月10日以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跌幅分别达6.2%、10.9%、12.5%,投资者不禁担心中小创股权质押的平仓风险更大,但通过简单的模拟测算,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以来自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三家公司为例,假设质押股票股本为1万股,股价为100元,警戒线为160%,平仓线为140%,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股票的质押率保守计分别为50%、40%、30%。由此推算,从质押日起,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股票需分别下跌20%、36%、52%才会达到警戒线,分别下跌30%、44%、58%才会跌破平仓线。由于质押率更低,中小创更难跌破平仓线,从而其潜在的平仓风险也将更小。

上市公司违法违规风险。股权质押的融资金额、追加质押物的预警线、平仓线与上市公司股价密切相关,必然增加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需求。对于股权质押占比最大的民营上市公司而言,大多数公司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与公司董事、高管高度重合,为其对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创造了更为便捷的条件。在股价跌幅过大情况下,为避免质押股份被强制平仓,相关股东、上市公司通过选择性信息披露、与市场机构联手等方式,违规操纵股价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近年以来,在大股东面临平仓风险时,往往更有要求上市公司发布利好消息的动机,带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违法违规;当大股东股权被质押或冻结时,则更有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欲望,而此时的占款行为则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二级市场继续下跌,将有更多质押上市公司股权的大股东面临追加质押物的资金压力,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已经很高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追加资金压力更大,股东资金占用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违规事项可能再抬头。

㈡ 如何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影子银行、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逐步显性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融资融券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融资余额已超过1万亿元,交易杠杆率显著提高,少数证券公司短借长贷问题突出,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个别信用交易客户高比例持有单一担保证券,信用风险凸显;股价结构分化严重,有些股票估值过高,2014年末,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达500余家;部分上市公司亏损加大,存在退市隐患等。
要着力抓好以下八项工作。一是促进股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继续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在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促进资本形成。二是加强多层次股权市场体系建设,壮大主板市场,改革创业板市场,完善“新三板”市场,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继续优化并购重组市场环境,为深化国企改革、促进产业整合、推动结构调整和促进创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发展证券交易所机构间债券市场,建立覆盖所有公司制法人的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缓解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四是平稳推出原油期货、上证50ETF期权和10年期国债期货等新产品、新工具,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支持实体经济风险管理需求。五是积极发展私募市场,健全私募发行制度,推动私募基金规范发展,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资本与创业创新对接。六是适时放宽证券期货服务业准入限制,探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交叉持牌,支持业务产品创新。七是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新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优化沪港通机制,便利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完善QFII和RQFII制度,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八是加强风险防范,督促市场参与主体依法合规经营,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妥善处置违约事件。
在股票发行注册制初步方案方面, 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市场主导、责任到位、披露为本、预期明确、监管有力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要坚持市场导向,放管结合。尊重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明确和稳定市场预期,强化市场内在约束,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新股发行制度安排。同时,加快监管转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坚持法治导向,依法治市。健全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完善股票发行上市监管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要坚持披露为本,归位尽责。

要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肖钢表示,与以事前审批为主的机制相比,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活力激发型监管。要大幅精简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市场准入放宽,对市场主体微观活动的干预大幅减少,让更多市场主体有机会参与公平竞争,自主创新活力可以充分发挥。二是信息驱动型监管。监管工作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三是智力密集型监管。监管执法人员必须不断改进知识结构,持续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四是成本节约型监管。需要更有效地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争取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最佳的效果。

㈢ 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我国既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一个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国。从现实看,新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推进政府转型及其相关的制度安排。
一、如何全面把握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压力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我认为,新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有两个基本性目标:一是建立在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较快发展;二是要以人为本,发展的成果要服务于人的基本需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日益增强的两大压力,其一是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二是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压力正在凸显。面对现实的两大压力,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两大原则:
1.经济增长要在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的条件与约束下进行。就是说,在现实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的情况下,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是好事。这是因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快速经济增长不仅会大大削弱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将不断加大经济社会风险。为此,不能以GDP的快速增长掩盖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问题;不能以当前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掩盖经济结构的扭曲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不能以发展重化工业来掩盖能源利用的低效率。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也不能以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成绩掩盖地方政府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上的某些职责缺位。目前,有的地方资源环境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经济增长的收益。
2.经济增长要在广大社会成员基本公共需求满足程度的条件与约束下进行。就是说,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在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现实约束下,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的路子很难走远。这是因为,能否逐步满足全社会的基本公共需求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消费率长期过低,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有所增加,都与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直接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大压力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实质是新阶段政府作用的有效性问题。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把政府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放到基本公共服务上,以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关注民生为目标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全面实现政府转型。

㈣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置换的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

你好,在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具有利好性。因为,上市公司资产置换后,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会得以调整,公司的资产状况将会得到改善,从而利好上市公司股票的基本面。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置换是指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优质资产或现金置换上市公司的呆滞资产,或者是以主营业务资产置换非主营业务资产等。
上市公司资产置换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支持上市公司的主要措施,也是为证监会和人民银行等管理部门所提倡的,为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置换方法主要是大股东用新的资产作价与以前投入的盈利能力较差的资产置换。大股东的目的是改善公司形象,以便于更好地融资,同时上市公司的利润归全体股东所有。从而提高了股东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积极性。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㈤ 中国怎样才能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1997年末,由于国内一些因素的变化,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催化,中国出现了市场疲软,经济活动放慢的病象。从1998年初开始更进入了通货紧缩,即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状态。需求不足和产品滞销与企业利润减少和紧缩开支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从1998年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衰退的经济措施。到2000年初,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积极的变化,2000年实现了8%的GDP增长。

目前,虽然经济界和经济学界对经济好转的性质和深度还有某些分歧,但是绝大多数人对于经济走势出现了重大转机这一点已经没有太大的分歧。在我看来,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分析这一转机的前因后果,以便决定今后应当采取的基本方针和主要措施。而在推动经济转机的原因的问题上,经济学界存在着很不相同的认识,从而对今后的政策着力点有不同的想法。

两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促成经济根本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政府在过去三年中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这三年中,发行了3600亿元的国债,用来进行基础设施和其他方面的投资。再配合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和刺激消费的政策,增加了需求,拉动了增长率回升,今后仍然主要要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第二种观点并不否认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扼制经济下滑中的作用,但是认为仅仅靠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政策并不足以造成经济发展态势的根本转变。中国经济在2000年出现重大转机的原因,从政策层面说,不能仅仅归因为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体的扩张性的需求政策,而应归因为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双管齐下的“两手政策”。2000年的重大转机,是“两手政策”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我个人是持第二种观点的。我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第一,仅靠每年区区一千几百亿元的财政投资并不足以拉动总额每年高达3万亿元左右的投资需求。第二,财政政策除了有它的正面作用,还有它的局限性和负面效应:一是挤出效应。政府财政投资的实质,是借用民间的资金来投资,增加了政府用以投资的财源,会相应减少民间可以用于投资的资金;二是大部分的竞争性部门政府投资的效率不如民间投资,政府投资规模太大,持续的时间太久,会造成全社会投资效率的下降;第三点更重要,这就是长期使用财政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会抑制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这是因为,债务是需要归还的;财政投资的主要范围是公共基础设施,其赢利水平比较低,回收期又很长,这就要用税收收入来偿还;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势必影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因此从短期来看,财政投资的积极的效应大于消极的效应,但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拖得太久,它的消极效应就会变大,甚至超过了积极效应。

正是由于这种认识,部分中国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放慢的情况下,提出了除采取扩张性的财政等需求方面政策外,还应当采取发挥企业活力的供给方面政策的主张。

这里需要对“需求方面的政策”和“供给方面的政策”这两个概念做一点说明。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英美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遇到经济不振时,通常都采用凯恩斯主义者所倡导的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从直接扩大需求入手拉动经济回升。在需求方面的政策之外运用供给方面的政策刺激,是70年代一批号称“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supply-side-economists)提出的。当时,这些国家在战后一直采用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现了失灵,并且导致停滞与膨胀两症并发的“滞胀”(stagnat flation)。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好坏并不是像凯恩斯主义所认为的那样,主要取决于需求是否充足,而是取决于“供给方面”即企业和企业家方面是否具有活力;因而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也不应该是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手段去增加需求,而是向“供给方面”倾斜,使企业提高竞争活力和增大投资积极性。1980年和1981年,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相继执政。他们都采取了供给学派的政策。撒切尔夫人主要是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同时降低社会福利水平。里根总统则采取了降低税负、解除管制、强化竞争、大力扶持小企业等一系列刺激供给方面积极性的政策,来提高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发挥企业的活力。事实说明,这一套政策在恢复英美企业的竞争力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例如,美国解除对民航和长途电话的管制以后,资费持续降低,服务大为改善。许多经济学家,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认为,这正是90年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和经济保持长期繁荣的微观基础。

不过“供给方面的政策”对于大多数中国官员甚至经济学家都是一个比较生疏的概念,因此采用这种政策的主张并没有在经济学界取得共识,更不用说成为党和政府的正式方针了。

幸运的是,中国改革自身逻辑要求把改革不断推向前进。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成为我国改革迈向新阶段的里程碑,此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力地焕发了供给方面(即企业和企业家)的活力:

(1)十五大否定了从苏联学来的并且长期被奉为经典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国家所有制”的教条,把多种实现形式的公有制为经济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且把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这些写入我国宪法的规定为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的活力奠定了宪法基础。

(2)为了给国有企业每年数百万下岗职工创造岗位,从1998年中期开始政府陆续采取措施来解除对民营企业的束缚,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刺激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比如为缓解小企业融资困难,商业银行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建立为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或者公司等。

(3)十五大和1999年的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反复强调了“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必要性。这样,数以十万计的国有中小企业和县乡镇政府所属的乡镇企业摆脱了上级行政主管机关的束缚,改制为真正的企业。

(4)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在这以后,采用了行业改组与企业公司化改制相结合的方法,对石油、通讯、铁路、电力等大型国有企业集中的行业进行重组,大致做了三件事:实现政企职能分离和建立新的政府监管框架;打破行业垄断,促进企业间的竞争;通过重组过的公司在国内外证券市场首发募集和上市交易,在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把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不过由于国有企业有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历史惯性,而且大企业一般存在“船大难掉头”的问题,公司治理的某些重要问题就难于马上得到解决,所以对大多数从国有企业改制的大公司提高效率、增加盈利的效果还不能估计过高。

江浙的启示

另一方面,上述发挥企业和企业家活力的措施在民营中小企业中见效却比较快。在上述措施得到比较好的落实的地方,很快出现了一些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大体形成、GDP的年增长率超过两位数、社会投资迅速回升、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就业情况良好的大片地区,例如,浙江、江苏、广东这三个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27%、民营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的省份,2000年就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全国经济向好发展的龙头。

其中浙江省的温州和台州两个专区早在90年代初期私人业主的积极性就已经得到了发扬,因而那里企业家的精明的商业计算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早就在全国闻名。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它们的做法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1997年以后,浙江经济一直没有出现过衰退,2000年以后经济更加繁荣。

江苏的经济发展则经历了一些曲折。它的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在八十年代曾经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过去每一次出现经济衰退,江苏总是走在前面,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复苏,可是由于苏南这种由基层政府直接经营企业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了的形势,在最近的一次经济波动中,它不仅没有起带头作用,反而落在了后面。最突出的是1998年。当时为了抵消出口需求减少带来负面影响,要求争取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0%。可是执行的结果,国有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财政投资的支持下增长近20%,全社会的投资增长却被集体经济3.5%的负增长拉了下来,甚至没有达到增长15%的最低要±t。不过好在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变为好事。在1998年、1999年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情况下,苏南的县市领导和一般干部只好放下架子,不耻下问,向搞的好的地方学习。于是干部群众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地到温州、台州去考察。通过学习交流,他们从善如流,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乡镇企业的改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些企业的活力得到了释放,2000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一天比一天好。江苏从来在吸收境外投资方面走在前头,近年来在中新(加坡)合资的苏州工业园区全套引进新加坡的“管理软件”的带动下,苏州、无锡等地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所以境外客商蜂拥而至,进驻非常踊跃。甚至一部分南方的外资企业也闻讯迁移过来。所以这个地区的发展正是方兴未艾。

可以说,发挥企业活力、启动民间投资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投资增长的中心环节。解决好了这个问题,其他许多长期困扰不少地方领导的问题如城市失业、农村偏枯、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等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

今年上半年浙江等省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其中像浙江这样的先进地区具有极大活力的企业经营活动更表现出向纵深发展的动向,具体表现在:(1)发扬企业家精神,把生意做向世界,力求做强做大,创造自己的名牌。(2)把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与高素质的科技力量结合起来,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显身手。(3)投资兴办运用新技术的私人农场,从事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据统计,全省这类投资已超过100亿元。(4)通过企业家投资办工业、办商业的办法参与西部大开发,创造了一些很有推广价值的好经验。

以上情况说明,在十五大方针落实得比较好的地区,目前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近期发展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已经有了完全的保证而不存在任何问题了。首先,各地区贯彻执行发挥企业活力的方针的情况差别很大。从全国情况看,我们还面对着多方面的巨大挑战。首先,20世纪留下了尚未解决的六大难题:一是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企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国有企业有大量下岗职工需要分流;二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三是农村巨量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农民贫困状况未有根本改变;四是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广大地区有待开发;五是行政机关对企业微观干预仍广泛存在;六是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有较大距离。其次,21世纪又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一个是全球化的冲击,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机遇更是挑战,不面对是不行的;一个是网络经济的冲击,网络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更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这个冲击也不可低估。此外,对外经济关系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美国和世界经济放慢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会在今后几个月中逐步显现出来。

六点政策建议

在面临多方挑战的情况下,能否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取决于是否采取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启动民间投资。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继续执行“两手政策”,重在增强“第二手”的力度,发挥供给方面的活力;在供给方面活力确实有了提高的前提下,相机减弱“第一手”的力度,使长期实行扩张性需求政策的负效应不致过分积累。

(2)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内实行国民待遇;取消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规定,启动民间投资;切实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扶持高新技术新创企业的发展。

(3)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后进地区落实放开搞活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方针;在后进部门加快国有经济的改组和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提高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4)加快金融改革的进程。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化改造进程;在股份制银行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县域金融体系;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资本市场。

(5)改善政府监管。必须尽可能减少行政性审批和政府对企业的微观干预;精简党政机构,建设廉洁有效的政府;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新的监管框架。

(6)确立法治。按照十五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在全体党政干部中进行法治教育;确保公民的私有财产等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建立公正、透明的法律体系;确保党政机构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和依法行政;完善司法体系,实现独立审判和公正执法

㈥ 目前在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比较平稳,信誉好的有那些

上市公司的配送分红一般要到年底才知道,但有分红预期的上市公司你可以关注的,那些业绩在05元以上,每股净资产在3元以上,公积金在2.5元以上的上市公司,

㈦ 能够代表公司稳定健康发展的词有那些

您的这个问题太大了,为您粘贴以下内容,如有具体问题再进行探讨。
第一大瓶颈:如何想在经济危机下保持基业长青,必须让企业文化处于健康状态。
2009年将进入一个全球裁员的高潮,世界各大公司都在裁员,中国的很多企业也在裁员,中国的联想集团将在2009年裁员11%,约2500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很多的企业更应该完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家,有爱,有归属感。 关于企业文化,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存在四种病症:
第一种、企业中根本不存在企业文化的明确表述,也无所谓什么企业文化。企业从上到下不关心这个话题,从根本上否定企业文化的作用,乃至于否定企业文化的存在。更别说让企业的文化健康了。
第二种、企业文化是做给外人看的。企业文化是宣传手段,是面子工夫,是时髦,是时尚,企业有很多口号、宣传片和宣传册,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游玩活动。宣传的内容、喊出去的口号与企业的战略决策根本不相关。很多企业销售业绩刚刚有点下滑,就开始减薪、减人、减福利,这种企业在经济危机更应该端正,否则最后受伤的是自己。
第三种、企业文化是"说说"听的,主要是"忆苦思甜"的。企业文化往往只注重口头教育,不能通过工作流程规定和制度奖惩引导体现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企业文化主要是向员工严格要求,讲述"老一辈"创业艰辛故事,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的活动、文件和标语,缺乏必要的激励,只一味地灌输洗脑。
第四种、企业文化是向别人学的,是"照猫画虎"的。"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创新"等提法风靡大江南北,一时间,许多在员工手册上,在宣传材料写上这些口号的企业多不胜数,根本不管这些提法能不能、以及如何在企业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提法人云亦云,缺乏与企业创始人或高层的血脉联系,不能针对企业业务的本质特点,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毫无指导意义。
第二大瓶颈:想让企业持续,做好企业的战略(目标)。不管当下的经济处于怎么的低迷状态下,寒冬过去,春天一定会回来,所以企业在白雪皑皑的冬天,更应该想到鲜花烂的春天,所以企业在2009年更应该做好战略的定位,愿意的规划,企业的发展归化。一旦春天到来,企业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只有那些做好准备的企业才能应对任何危机,同时也才能在危机过后取得更大的辉煌。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战略管理上通常存以下五种通病:
第一种,根本不要战略(管理)。曾有段时间,前一段时间也很有些管理界新锐和新经济的代言人认为,市场环境恶劣,因为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已经不需要什么战略(管理)了,重要的是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对很多民营企业家来讲,早非什么新观点了。在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老板的头脑中,赚钱就是战略目标,业务就是战略,认为根本不需要考虑战略问题;我觉得更的企业更应该好好的考虑如何生存下来,不但要考虑如何生存下来,还应该更进一步考虑生存下来后,如何才能生存的更好。这才是战略管理真正的作用。
第二种,见树不见森林,把业务战略当作公司战略。由于民营企业天生的市场敏感,以及民营企业往往多是从残酷的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再存活发展的。企业高层对业务不仅异常熟悉,而且十分有感情,经常组织讨论业务问题,制订业务战略,因不熟悉而不关心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职能战略;缺乏全局眼光,以业务战略取代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因为市场萎缩了,销售减少,客户下降了,就开始大量减员,大量减产。不知道企业想过没有,当大家都处于需要安全的时候,你的人才走了,那好的时候谁还愿意加盟公司。
第三种,是喜欢聪明点子,将企业战术运用当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家的精明在没有大气的谋划布局时,往往容易失之偏颇。民营企业在捕捉市场机会,解决商业问题时,以个案分析起来,采取的手段总是十分聪明,如增设一个部门,出台一项制度,新开一个分支机构,投资一项新业务,关掉一个工厂等等不一而足,但这种"见招拆招"的应急管理,错把战术当战略,经常在一次次喝彩声中使企业不知不觉地病入膏肓。格局决定企业的发展,布局决定企业的生存, 格局就是企业的战略,而布局就是企业的战术,而最终的结果是格局决定了企业成功的结局。
第四种是企业或好高骛远,或急功近利,不能很好驾驭战略管理,不能很好地平衡 "远虑近忧"。战略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驾驭全局,不仅驾驭企业现实,而且驾驭企业未来,既要"远虑",也要"近忧"。战略管理的观点要求民营企业不能好高骛远,在收入支撑不足时盲目大举扩张;也要求民营企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谋划长远。通过"现金业务"、"增长业务"和"种子业务"的交替布局,同时绘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曲线"。但不幸的是,这种极具指导意义的观点在民营企业并没有太大市场,更不用说实践。所有现在一些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失去了机会,甚至失去了企业生命。
第五种是企业的战略信息隐性化,战略信息来源单一、不完整、不及时,不能实施有效的战略过程管理。企业的战略决策往往基于诸多假设条件之上,而战略一旦制订出来,在执行过程中,这些假设条件,或者说战略信息又会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还会产生很多新的战略信息。这些信息自然而然应成为战略调整的重要信息。但在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决策假设信息(排除直觉)多数并没有显性化,其来源多是高层在各种场合听来的片言之语,猛然的灵感触发,对战略实施的过程绩效也没有实时监控。自然也就出现"战略多变为战术",不断"灵活"调整的局面。所有很多欧美企业都设有一个很高职位的叫首席信息官。
第三大瓶颈:你有管理是否完善,是否顺畅,有否执行到位,如何想成为百年老店那最前提的条件就是企业必须有一个成功的管理。
那么我通过调查,认为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在不断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以下三个层次的管理瓶颈:
第一是目前企业最直接、表象的管理瓶颈--人力资源短缺的瓶颈。特别是 2008年很多人力资源总监向我反映,说李老师我们今年感觉人特别不好招,好人招不到,赖人我们又不愿意请。民营企业在用人时,往往有股"狠劲",一般不会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但却经常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在一次次上台阶,上规模,实现更高数量级的飞跃时,发现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成为公司发展的短板,制约了"企业木桶"水平线的提高。这种情况,多半会刺激企业大力招募外部人才,同时也大力培养内部人才。但由于人才,特别是适合于特定企业使用之人才,其贡献比之其投入,总有相当的滞后性,其需求比之其供给,总有相当的稀缺性,经常流失,致使企业总处于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
第二是目前企业最根本、复杂的管理瓶颈--规范管理体系的瓶颈。民营企业的管理体系很不规范。决策随意性极强,企业内家族成员遍布。部门设置缺乏科学制衡,却不乏处处制肘之事。岗位编制比例往往超强度配置,一人当作二人用,员工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和上进。管理体系立意不高、气魄不大,不能吸引来人才,不能培养出人才,不能挽留住人才,也不能任用好人才,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必须对原有管理体系作全面更新,以符合新的战略发展需要,不仅从根本上渐进地解决人力资源问题,而且要解决发展机制、分支机构、业务战略等问题。但要建设规范管理体系,又会遇到两个最大问题。首先就是企业最高决策人员思想观念的障碍,受不得规范管理体系约束;其次就是规范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眼前业务发展的影响,很多企业保守派往往以妨碍业务开展为借口反对管理体系建设,在"业务为王"的民营企业,总是成功,而且屡试不爽,成为规范管理体系不能建立起来的最大障碍。
第三是企业最容易忽视,也是目前企业最缺乏的关键的管理瓶颈--职能管理瓶颈。由于创业的艰辛和多年市场磨练,民营企业往往"重武轻文",高度重视业务管理和业务开拓方面的投入,在部分中层、高管都是由内部的业绩王,销售冠提拔而升,制定系统的、全面的职能管理,再就是由于职能管理的经济效果很难直接体现,对职能管理--战略、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领域不够重视,致使职能管理成为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影响企业进一步开疆拓土、冲锋陷阵,变成"能攻不能守","后方空虚""支撑乏力""粗放式经营"的局面。一些民营企业虽然认识到需要加强职能管理,但一是不知道方法,只知道套模式;二是不尊重科学规律,一味急功近利。一旦模式套用失败,不能达成近期效果,就怀疑职能管理功效,领导减少关注,企业减少投入,使企业的职能管理沦为"打杂"、"装饰"地位,成为民营企业不能实现管理"质"的飞跃的根本原因。
第四大瓶颈,也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最应该关注的一个瓶颈,那就是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准确地判断企业拥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应该塑造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战略判断,也是一个战略问题。
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都起于"蓬蒿",进而登堂入室,"拜相封侯"。对外资竞争者,企业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市场、文化和体制特点自然形成的屏障,包括资源供给、劳动力成本、市场空间距离、消费心理等等;对内,成功在很大程度得益于经营者的胆量、关系和智慧,包括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胆大敢闯,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关系网络,90年代后期的知识经营。
从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群体的整体素质来讲,不论是市场、文化和体制,还是胆量、关系和智慧,都不能促成民营企业成功进行跨国经营,只能限于"内战内行",也很难进行"跨代复制",因为"个人英雄色彩"太重,都还远远谈不上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我国现在部分民营企业追求大、追求多,一旦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成功,就开始追求多元化,我前一段时间指导黑龙江一家企业,这家企业是做外语培训,而后进入房地产,进入企业行业,结果可想而知,每个一行业都不具备最佳的组合,最优的资源,最强的人才搭配,也就谈不上最好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标准的学术语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竞争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能力。它可能是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吸引力、创新能力等任何一方面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核心竞争力问题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论是尝试确定何者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试图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在慎重考虑的前提下,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和决策。否则的话,也只能成功一时,就会变成成功是偶然,失败会走上必然。
第五大瓶颈就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瓶颈,我前一段时间去南方培训,很多企业问我,他的企业是不是可以扩张,是不是可以复制。
那我想问一下, 一个企业发展速度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是销售额增长率,还是市场份额增长率?人员规模增长率,还是分支机构数?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才算合适?是与自己资源条件比较,与市场发展速度比较,还是与竞争对手发展相比较?现在的一些中小企业认为,只有多元化才能发展的更好,只有多元化才能渡过这次经济危机。
我个人认为,判断一个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否合适,主要应该考虑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是否严重失调、管理体系运转情况是否严重失调。这是一个纯内部的自我诊断,是一个发展速度不合适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一个企业无论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只要不恰当,第一时间就反映在人力资源状况上,要么忙得混乱不堪,要么闲得无所事事。其次,部门之间的摩擦,管理事务上的纷争、事故责任的纠察、客户的投诉将直接反映出管理体系的严重失调。
第二、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市场的发展速度是否保持一致。一些民营企业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之际,面对遍地是黄金的市场,只与自己历史销售额、市场规模比较,自我感觉良好。但殊不知,这种速度是有泡沫的,是搭了便车的,并非企业自身运营之功,而且极有可能还处于运营极度混乱。一旦市场形势逆转,将很容易被打回原形。所以,要判断企业发展速度是否合适,考察企业市场数据变动率与市场总量数据变动率之间的差异,将获得一些关于是否"错失大好机遇"或"具有超强预见能力"的有力证明。
第三、企业的发展速度与相类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相比是否有很大差距。企业总希望垄断以获取最高垄断利益,为此不惜一切代价总欲置竞争对手于死地(虽然很难),在"速度制胜"的IT业引导下,竞争的规则一度从"大鱼吃小鱼"变成了"快鱼吃慢鱼",竞争对手之间的速度之争往往成为制胜的关键。随着全球过剩经济的日益加剧,遍地是黄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的考量中,不能不考虑其竞争对手,当然,这种考量在不同的行业,对不同的企业,应该是有针对性的,相类的或相关的,而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第六大瓶颈是我国民营企业目前最不完善也是最可能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封环节,那就是企业的财务战略是否合理。
真正的要描述一个企业的财务战略是否合理,是否完善,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可从三方面来阐述,既能说明财务战略合理的一面,又能说明财务战略不合理的一面。
第一、财务管理体系--规范/集约?随意/粗放?民营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由家族成员掌管财务,特别是江浙一些中小企业,财务主管一般都自己的亲属,甚至是夫妻。对企业财务状况少有系统,更缺乏及时的、系统的科学分析。老板一支笔审批,缺乏多层次冷静、多角度的审查监督。加之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一般采取高负债的扩张战略,但又经常有一个高应收款的包袱。这使企业常常面临很大的风险。一个合理的财务战略,必然需要一个规范、集约的财务管理体系支撑,它必须保证所有审批环节的严肃性和责任性,保证企业财务安全数据分析提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证款项欠付决策和款项催付程序的制衡性和技巧性。
第二、资产结构策略--高负债/低负债?高成本/低成本?为应对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民营企业融资面临的选择是,股本融资还是债务融资?高成本融资还是低成本融资?对于这两个问题,一般民营企业经常容易出现"病急乱投医"或"豪赌"的心态,缺乏理性分析,结果往往带来很大风险,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与高收益高风险的常识相反,当一笔融资具有明确的商业投向和比较肯信的收益,选择债务融资,最大程度地利用财务杠杆,获取高收益,支付低成本将是最佳选择;如果情况相反,则以公司股东或项目股东的方式进行融资,虽则成本较高,涉及诸多管理麻烦,却不失为可取之道。就具体融资而言,根本上取决于融资用途的商业盈利判断,就公司的资产结构而言,负债率高低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民营企业财务资源的调度能力、资金流的规律性以及高层的风险倾向。
第三、投资理财战略--头寸利用/投资盈利/产业投资?民营企业比较容易出现无所不在的"投资热情",支撑这种热情的是老板认为无所不能的经营能力和没有战略方向制约的自由决策;民营企业也比较容易出现"见钱眼开"的痴迷,"赶海弄潮"的时髦,愿意尝试股市、期货市场、网络经济、能源产业、基建产业的风云迷雾;当然,也有企业很谨慎地让资金躺在银行睡觉,偶尔到利用头寸活动活动心眼。三种投资理财战略,对耶?错耶?全在于公司的财务结构和发展战略。公司财务结构符合稳健原则是进行投资理财的前提,头寸利用是投资理财的主要目标。除非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投资型公司,否则不应以投资盈利为目的;除非公司有明确的多元化探索的战略任务,否则不应以产业投资为导向。我就看到过一家内蒙传统企业,在经营多年后,企业有一定的资金,结果老板为了"追钱",在2006进入期货市场,结果企业收入有收入,结果2007下半年,全球经济衰退,经济下滑,结果大量的资金套入期货市场,造成企业的资金流断链,目前这个企业只有被另外一家(竞争对手)企业收购。
第七大瓶颈,就是民营企业你是合适搞多元化、能搞多元化,搞多元化你能搞好吗?
在"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度成为大多数民营企业多元化的哲理基础,企业多元化也一度成为很多民营企业家的选择。而生意场的一句俗语"做熟不做生",以及管理专家关于相关业务的成本共享、品牌共享、渠道共享等等好处的论述着实让企业家从理论分析上不知如何选择,在多元化问题上往往只能跟着感觉和时势做决策,这种状况尤以民营企业居多。
我个人认为,判断一个企业应不应该搞多元化,能不能搞多元化,企业可以从企业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第一、对自己企业所处行业分析。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十分明朗,机会大于威胁,利益足以弥补风险,长远看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行业产业链较长,涉及多个产业环节,则从客观上不应从事无关多元化业务,最多可进行相关有限多元化,以求实现品牌、渠道、成本分享。但这只是必要的判断条件,并不是不能多元化的充分条件,还要看企业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第二、企业应该从自身竞争实力分析。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地位如果相对稳定或靠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同行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则宜坚持核心业务不动摇,不宜盲目多元化。如果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处于维持状态,这时进行多元化战略为转型战略,也是种权宜之计,但在良好的行业态势下,多为资源条件和外部机会不匹配导致败局,宜慎重决策;在衰退的行业态势下,多为大势所趋导致败局,宜急速决策。
第三、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或所能整合资源潜力分析。从资源潜力上分析,民营企业并不是说不能多元化。关键是看企业平台聚集了什么样的资源。这些资源能否帮企业持续或成长,应根据资源导向的战略规划思想,民营企业最经常和相对合理的多元化往往是有限相关多元化,应该多在于原有资源的利用和挖潜。我2008曾经指导一家企业进行多元化战略发展。这是一家从事美容美发发迹的民营企业,经过 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很知名的企业,于是企业的老总想多进行多元化发展,原来想进行多个行业,结果我们在一起一分析,企业不具备外展资源融合能力。于是就是自身资源潜力上进行挖掘,于是在相关多元化上进行发展。于是在上下游产业链上挖掘资源潜力。在上自行研发美容护产品,在下建立了多个高档SPA美容美体会馆,横向成立了美容美容培训机构。结果这样下业,这个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曾一口气收购了自己竞争对手的十个店。现在还在以快速的递增。
第四、就是从企业风险规避进行分析。从风险规避上分析,民营企业往往容易多元化。但是否多元化,关键看企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行业,行业的发展态势和企业自身地位如何,是否有风险规避的必要和可能?有远见的企业总是提前谋划,逐步将资产从快沉没的船上转移出去,进行完全无关的多元化战略转型,但多元化成功的标准不在于转移出多少资产,而在于转移地是否安全,是否能继续发展。你成功的机率有多大,你的失败的风险有多少可以规避,你的核心业务是否能扩展,企业的种子业务是否能够弥补风险。
第五、就是要从机会捕捉分析。目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总是在追逐市场上不断出现的盈利机会,快速的捕捉市场机会也往往是民营企业进行多元化拓展的基本出发点。"这山望那山高","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是大部分民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家愿意和梦想。以市场敏感见长是我国民营企业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最大的缺点。有一些企业在另外一个行业捕捉新机会后,小试牛刀,结果大获全胜,就是认为自己企业无所不能,就认为自己企业能够捕捉任何商机。从机会捕捉分析来讲,进行无关多元化的决策是否正确,
关键取决于三点:
第一是企业的原有业务上升、拓展空间是否已经不大?如果空间不大或者已经出现萎缩,那么就可以在具备捕捉,而且一定能够捕捉的到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的进行。
第二是企业在新机会的捕捉是否要占用企业老业务大量资源,特别是高层决策资源?如果是,那就应该分析这种捕捉占用老资源对企业的成长会造成多大的风险。
第三是企业在新机会的捕捉时,应该考虑是否有合适的领军人物负全责,是否能与原有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明确区分?如果没有,如果不能与原有的管理体系相匹配,那就不要进行捕捉,否则可能捕捉到的不是新机会,而是"新陷井"。
第八大瓶颈是民营企业能不能上市,什么时候合适上市。
上市总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梦想,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每一次相关政策和法规变动,每一次其他公司上市的新闻暴出,无不牵动众多民营企业家的心思。
2008年,很多西方媒体相继报道,2009年中国将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那么有可能2009会有更多的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那么,2009年中国的民营企业该不该上市,何时上市?民营企业应上市吗?一定要走上市这条路?
我认为,这要从上市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来考量,再结合企业具体的情况作分析,才能回答民营企业是否应该上市这个问题?
第一、通过上市打造企业"高知名度"光环,建立资本运作的平台。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要实现量变到质变,实现"管事--管人--管钱"三级飞跃,进行更高层次--资本层面的运作,应追求公开上市,以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设想。但值得注意的是,打造这个光环的初衷必须是为企业更高水平的发展服务,不是为企业家个人的虚荣服务。还有一条,就是企业发展规模、人力资源和管理水平足以利用好这个光环,利用好这个平台,通过成功利用弥补巨额的上市成本。
第二、通过上市摆脱家族的干预,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多是一元化结构,使民营企业不敢把财产交予与其没有财产关系的人经营,不能吸引到优秀人才,不能实现管理的规范化。通过公众上市的操作,借用法律和外力的作用,将使企业的资产部分公众化,从而不得不实行规范化管理,为外来优秀人才入驻企业打开了通道。但这样做,并不一定能够成功,成功的前提是企业的创始人和家族高层真心希望实现管理规范化,并有充分准备;而且企业的业务开拓不以个人关系为主要导向,即或出现部分人事波动,亦不碍大局。
第三、通过上市进行融资,聚集社会资本,实现快速扩张或资本套现。企业上市能够部分快速融资,聚集社会资本,或为套现之实,或为扩展之本都可以,这也是很多民营企业追求上市的根本驱动力。但这种价值却蕴藏最大风险,在上市之前,过程极其复杂,成本极其高昂,在上市之后,每年还必须支付巨额的相关管理成本和股利。单纯从融资的角度看,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单纯从套现的角度,则不一定是最佳套现方式,企业间并购同样可以实现。如果民营企业的目的是单纯的融资或套现,则上市并非好的解决方案。
第九大瓶颈,民营企业你还是家族化经营。家族化经营就一定不行吗?家族化企业就一定会倒闭吗?
那么什么是家族企业?我个人认为对家族企业的定义为,由一群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筹设、创立及经营的企业;他们共同持有股份占全部股权50%以上,或即使低于50%但仍掌握有控制权;企业高层主管中,至少有两位属于上述家族成员,其中一般包括财务或人事主管在内。并认为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属于"家族企业"。
我个有认为,"家族企业"是历史的产物,不仅在中国普遍存在,在国外还久盛不衰。比如美国、欧洲很多百年老店、世界五百强有很多都是家庭企业。比如安利、欧莱雅等举不胜举。
所以在欧美国家,家族企业代表不是落后、不规范的代名词,而是聪明智慧、精明能干的象征。
在中国,民营家族企业的问题是因为对企业采取了"家族化经营"的方式,而不是家族企业本身。
"家族化经营"的方式存在的温床和最直接表现,就是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企业中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和制衡机制,致使企业中怀疑的氛围充斥,决策随意多变、用人唯亲多疑,缺乏激励高压、实行人治管理,缺乏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不断流失优秀人人才,总是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危机。
我个人认为,变革"家族化经营"模式与任用"家族成员"并不矛盾,古人也曾"内举不避亲"。家族企业并不一定是"家族化经营",关键是确立公开、合理的游戏规则,建立科学的用人程序、决策程序、考核机制、财务制度。在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组织和流程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完整、正确的看法和做法,并通过组战略调整、组织变革和制度修订加以贯彻执行,以"科学、系统的"经营管理替代"家族化"经营。
第十大瓶颈,中国民营企业你会营销你的企业,你有营销依赖症吗?
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尝过"短缺经济"的甜头,得益于消费心理的不成熟,往往一个产品做出来,只要广告攻势一开始,营销炒作一上马,短期内就赚的十分可观。第一年拿个央视广告标王,第二年会投资更多的广告,更会进行疯狂的营销炒作。
有了这样的经历往往会使部分民营企业家容易"刻舟求剑",在"过剩经济"时代仍就幻想"埋头搞产品、抬头打广告、弯腰拣钞票"的美好画面。仍旧执着于对产品和服务的自我欣赏,不作市场调查。仍旧执着于对短期利益的看重,不注重质量投入。仍旧执着于"甩手掌柜"模式,不关心售后服务。仍旧执着于销售至上观念,不注意品牌形象的价值的维护。

㈧ 企业持续成长的前提是什么

现代企业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本质在于实现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而企业持续成长的前提是需要培育自身核心竞争。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和可持续的发展。反之,一个企业没有核心的价值取向,没有顺应社会发展的经营理念,最终将会被社会淘汰。例如,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的知名电器企业——黄河电器厂,该厂生产的黄河彩电曾经一度畅销,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重创新,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销声匿迹。

21世纪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如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都将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企业文化也要适应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同仁堂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同仁堂一贯坚持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同仁堂人的自律意识建立起了其文化质量观,历代同仁堂人恪守诚实敬业的药德,提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制药过程严格依照配方,选用地道药材,从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1989年,国家工商局将全国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授予了同仁堂,使同仁堂成为迄今为止在全国中医药行业唯一取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同仁堂的企业精神就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济世养生、效力于社会的高尚事业来做。历代继业者,始终以“养生”、“济世”为已任,恪守诚实敬业的品德,对求医购药的八方来客,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一律以诚相待,始终坚持童叟无欺,一视同仁。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面对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他们不断进取和创新。

如今的同仁堂,继承了历史上讲人和的好传统,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新内容,从多方面创造出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公司以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为原则;以“人和”为特色;以关心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内容,营造日益改善的生活环境;以塑造企业形象为重点,形成良好的物质环境;以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为目标,形成特色突出的文化环境。

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改革用人机制,制定和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各项政策待遇,优先为企业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解决住房问题,为学有所长、工作业绩突出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同仁堂从最初的作坊店发展到今天的集团公司,从民间验方、宫廷秘方到高科技含量的中药产品,从丸散膏丹到片剂、口服液、胶囊剂等多种剂型,330多年的历史无不渗透着同仁堂文化的创新发展观。

在企业发展上同仁堂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同仁堂海内外营销网络建设,立足本市,扩展全国,进军海外,建连锁店;积极进行符合同仁堂发展需要的新技术项目的落实与探索;积极借助国际互联网络的优势,探索符合同仁堂特色的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尝试建立符合同仁堂药品质量要求的药材种植基地;积极探索海外融资渠道,做大做强上市公司。21世纪的同仁堂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的大型集团,集产供销、科工贸于一体。透过同仁堂浓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不难理解究竟是什么使同仁堂跨越三个世纪仍保持青春。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把优势的文化传承下来,继承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使优秀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

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几句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长期坚持和培育。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企业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

㈨ 上市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规划

上市公司的经营与管理需要统筹兼顾面对两个市场,即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产品市场经营思维下,上市公司需要关注成本、利润,追求企业内部的供研产销高效协同与管理改进,从而释放组织效率,实现经营效益;资本市场经营思维下,上市公司需要关注产融互动与市值管理,并在做好产品经营的前提下运用系统的战略思维与资本运作实现产业与资本的良性循环,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而如何将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很多上市公司目前面临着战略课题。本文旨在剖析作为上市公司应树立怎样战略思维观念,如何正确的看待战略管理与市值管理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回答上市公司应如何在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之间有效互动,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倍增。

一.为什么很多上市公司正在或已经沦为沙漠之花

资本市场有一个被边缘化的上市公司群体,长期被投资机构、券商研究机构、财经媒体忽略。资本市场的主题热点始终与其无关,人气与资金也很少流向他们,如同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沙漠深处,静寂落寞、自生自灭。但在这个寂寞群体里,往往隐藏着质地优良、增长快速、前景广阔的好公司。他们一旦被发掘出来,就会如花朵一般美丽绽放,这样的上市公司被称为资本市场中的沙漠之花。

概括而言,上市公司沦为沙漠之花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1.战略缺位,没有独特的价值主张与实施规划;

2.基本面严重恶化,应对并化解风险措施不力;

3.缺乏有效沟通,被动等待资本市场的关注;

4.盲目追逐热点,严重透支资本市场的信任;

未来,伴随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注册制的实施,这样的上市公司将会淹没在广泛的上市公司群体中,难以脱颖而出。

二.上市公司需要一个资本市场能够看懂的战略规划

任何规模以上公司,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传递自身价值诉求,其中最基础的内容就是公司战略定位、商业模式(发展模式与管理模式)及发展规划。

非上市公司通过战略研究、战略设计与战略规划三部曲主要期望达成以下目的:

1.通过研判市场、政策与技术趋势,确定公司发展方向与目标;

2.确立战略定位并设计合理商业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3.以战略为牵引,最大限度统一组织管理的认识,凝聚共识;

4.切实规划公司战略发展的实施路径,系统安排策略与节奏。

一般而言,非上市公司的战略规划多仅对组织内部通报,而少有对外披露,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战略规划安排,满足市场需求,区隔竞争对手,构建相对竞争优势,实现商业成功。而资本市场主要是预期管理,资本关注一家上市公司的首要因素是战略管理能力。所以,上市公司应在对组织内部贯彻的基础上,向资本市场清晰、明确的传递价值主张。只有让资本市场看清自身战略定位、商业模式以及发展规划,上市公司才有可能获得资本市场关注并实现市值规模的提升。

概言之,上市公司需要向资本市场清晰传递自身战略定位,表明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其次,上市公司需要讲清楚自身商业模式,即公司是如何构建发展模式与管理模式并实现运营绩效的;第三,上市公司需要给资本市场一个相对明确的发展规划,以主动管理资本市场对公司价值实现的预期;最后,上市公司需要根据信息披露的原则和要求,在实施战略规划进程中对采取的实施策略或手段进行真实、准确、及时的披露,以回应资本市场的关切。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不仅需要产品运营、产业经营,更需要资本经营,而资本经营的基础在于对上市公司完成战略系统设计。所以,上市公司在传统的战略管理基础之上,还应切实重视资本战略管理。每一家上市公司都需要向资本市场积极主动传递战略价值主张,争取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与回应,避免沦为沙漠之花。

三.上市公司需要一个资本市场愿意接受的战略规划

资本市场关注上市公司未来价值实现的预期,所以会出现热点频发与板块轮动等现象,但是成熟的上市公司不应简单粗暴地去追逐市场热点,偏离现有战略定位或频繁调整战略定位,去透支资本市场的信任。固然这样的上市公司会赶上一轮一轮的市场热点,但却很难赢得长期价值投资者的认可,市值规模的大起大落也将是常态。倘若在追逐市场热点的过程中,不能严格遵纪守法从而触犯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也是不无可能。

所以,任何一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上市公司,都应该树立“现实见利见效,未来具有意义”的战略思维。战略没有对错之分,但有高下之别。相同的行业,因为不同的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上市公司之间的市值规模也是可以产生差距的。只有那些深刻洞察产业发展趋势、政策与技术方向、竞争格局态势并结合自身资源与能力进行主动调整、优化自身战略的上市公司才会被资本市场所认可、所接受。

根据和君咨询研究发现:沿着GDP的轨迹寻找产业发展规律,当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各个产业的发展更依赖于服务体系的完善优化。第二,通过企业成长史梳理研究,企业成长遵循着从低附加值业务向高附加值业务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发展的规律。第三,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结构分析,企业利润来源呈现出由扩大收入、降低成本,向提高服务效率演进,并将其培育为“第三利润源”的趋势。第四,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传统产业应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产业价值链要素,进行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这些趋势对产业发展的冲击,对传统企业经营思维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此进程中,只有那些切实把握并坚定不移推进战略转型与升级的上市公司,才会赢得资本市场对其未来价值的期许,推动了市值规模的提升,才有可能运用市值手段助力实现战略规划目标。近期,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关于战略转型、商业模式优化及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O2O改造等浪潮推动了上市公司市值提升规模与速度,远远大于上市公司自身管理改进与绩效释放的努力就是实证。

四.上市公司需要建立正确的市值管理思维认识

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以来,资本市场对市值管理的理解是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而近期,中国证监会发言人针对市值管理的表态,进一步厘清了市值管理内涵:“市值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完善公司治理、改进经营管理、培育核心竞争力,实实在在地、可持续地创造公司价值,以及通过资本运作工具实现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动态均衡。上市公司和相关机构应正确把握市值管理的核心理念,绝不触碰虚假披露、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高压线。”

显然,主动进行市值管理是基于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与实现的,而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策略手段,更不是炒作股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一定是围绕公司战略的系统思考与规划安排而进行的。

概括来说,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应从“势道法术力”五个维度进行思考与设计:

(一)发展势:《孟子》有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上市公司应从充分研判产业政策、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格局的多方态势。“研究猪,更应研究风”,否则即使风来了,企业却跟不上趋势,是不可能飞起来的。例如移动智能互联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冲击,如果不能跟上这轮趋势,恐怕很多上市公司将难以建立下一周期的竞争优势。

(二)战略道:企业稳健的质地是资本市场关注的基础,任何上市公司都应把在战略定位明确前提下,合理设计商业模式,同时扎扎实实地做好供研产销的优化,认真做好产品服务客户,改进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从而改善基本面作为核心工作。否则,再大的风来都不能够保持公司长期飘在天空,甚至落地时会摔的很惨烈。

(三)合规法:上市公司资本运营战略必须贯彻两个“法”的合规性。一是心法,二是手法。即上市公司对于资本运作一定要确立正见、正行,一切以构建企业长期发展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切记触碰违规信息披露、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等各种违法违纪情况。上市公司必须在满足合规性监管要求下按照产业规律与企业成长周期进行资本运作。

(四)运作术:上市公司应充分运用资本市场这个平台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否则成为“僵尸公司”也是对资本市场资源的一种浪费。上市公司应该把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把市值作为一种辅助企业有效开展产业整合与管理提升、激励约束的工具,有效运用并购重组、分拆剥离、股权激励、增发回购等多种方式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

(五)沟通力:上市公司作为产业经济中的优秀企业代表,任何一种管理改进措施或资本运作手段,都会引起企业内部以及资本市场的不同解读。很多企业的发展衰落,固然有趋势冲击与技术的破坏,但更多时候是因为内耗造成,而内耗巨大的原因在于没有共识。所以上市公司必须对自己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充分有效地披露,尤其涉及公司发展方向与路径选择等方面,应积极的与资本市场进行沟通以获得认可。

综上,上市公司必须树立正确的市值管理观念,以公司持续稳健成长为根本出发点,建立系统的发展战略思维理念,积极把握产业演进趋势,切实改善内部经营与管理,综合运用资本运营手段合法合规推动企业价值的提升与实现。

前瞻产业研究院,IPO专业咨询机构。

阅读全文

与支持上市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股打开又涨停 浏览:817
女朋友炒股亏了钱怪我 浏览:375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浏览:158
协鑫集成6天5涨停 浏览:73
永辉超巿股票价格 浏览:925
炒股有什么绩优股 浏览:511
上班看手机炒股违反劳动合同法吗 浏览:310
上市公司对外借款未公告的后果 浏览:921
腾讯理财通算炒股吗 浏览:754
为什么出现涨停板 浏览:696
昨天涨停的泰达也凉了 浏览:979
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炒股吗 浏览:346
沪深上市公司股利分配 浏览:521
茅台股票行情港股 浏览:907
泰格医药2030年股票价格 浏览:500
上市公司在什么情况下会崩盘 浏览:198
科创板的股票的好不好 浏览:895
调取各年上市公司数据 浏览:47
小单炒股的个人主页 浏览:515
退学炒股成长历史 浏览:196